78岁的杨国新老人坐在他即将被拆迁的家中,神色有些黯然。
杨国新是无锡市生态良性循环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人,可他更愿自称是“太湖老叟”。事实上,自1977年开始“抢救太湖”的民间环保行动以来,30年间他为了治理太湖奔波呐喊,先后将抢救太湖的方案、计划、报告共计187件寄给中央及江苏省市相关部门。30年间,他从一个健步如飞的环保斗士成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在他眼里,经过这些年,太湖也像他一样,成了一个不堪负重的老人,蓝藻这个最古老的水生生物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蓝藻,太湖迟早也会有湖泛或沼泽化等其他的生态灾难出现。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工厂、那么多的污水,太湖负担不起啊。就好像一个最多只能挑100斤担子的人,你硬要他挑两百斤、甚至三百斤,他怎么会不被压垮呢。”老人很心疼。
老人的话不无道理。来自新华社的数据表明,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区域,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的太湖流域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4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1.7%。以0.3%的面积创造了全国超过11%的GDP,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太湖难以承受之重——
太湖流域分属江、浙、沪、皖三省一市,人口达300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流域内巨大的人口压力形成的面源污染使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一步升级;
太湖流域水面积5551平方公里,河道总长约12万公里,河道密度达3.3公里/平方公里,是全国河道密度最大的地区。整个流域共有172条河流,工业污水、城市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通过这些密密麻麻的河网流入了太湖,直接导致了蓝藻的爆发;
太湖流域分布着近两万个化工企业,沿岸则集聚着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大量不达标工业污水源源不断地涌向太湖,使流域污染物排放量远超过水域纳污能力。2700公里河流中,全年水质劣于Ⅲ类的占89%,劣于Ⅴ类的达61%。
在如此巨大的人口、经济压力下,太湖的“量水而治”成了一个奢望。
在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局主要负责人李东明眼里,蓝藻是1999年以后多起来的。“水质差是最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以前的太湖属于自然生态泻湖,有岸无堤,上世纪80年代,我要打着赤脚走上几百米才能看到芦苇,靠自然生态链,水里的鱼都可以吃掉长在湖里的蓝藻。可现在,岸变成了硬质堤岸,堤内堤外的几百万亩芦苇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也使太湖成了一个‘水盆’——一个不能吐故纳新、维持生态平衡的‘水盆’。”李东明说。
他记得很清楚,去年8月22日至今年的春节,蓝藻爆发的频率不像以前一样到了秋冬有减少的趋势,反而越来越多。他的办公室离太湖有四五百米,上班时经常闻到太湖水面上发出的难闻的腥臭味——那是大面积蓝藻死亡后发出的气味。今年4月份起,蓝藻比去年还要厉害,这更增加了他心中的忧虑:太湖的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太湖积重难返,就算现在所有的污水都不排到太湖里,让太湖休养生息20年才有可能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所以我们的治污任重道远。”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