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每日新闻·考试
3  4  
PDF 版
· 北京高中
语文课本大换血
· ’07高考民间盘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8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07高考民间盘点
  昨天,我省专科批高校二次征求志愿,很多尚未被录取的上线考生踊跃填报,因为这是今年高考录取的“末班车”。到今晚,历时一个多月的浙江普通高校招生将正式落下帷幕了。省教育考试院明天将就今年高考录取情况进行“大盘点评”。本报今天就考生关心的问题作了一番“民间调查”。

  

  

  平行志愿头一年

  考生“命中率”99%

  

  今年浙江高招重大的改革就是首次推行了“平行志愿”,颠覆了多年来考生填报志愿的规则。考生能填的“第一志愿”从一个变为了三个或五个,一次机会变成了多次机会,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大大降低。据统计,从今年高考前三批录取的12万多本科新生中,一次投档率达99%以上,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是浙江历年高校招生录取投档率最高的一次,“高分低录”、“高分落榜”也为历年最少。

  》》》》》》民间发言人

  李军良,杭州高级中学高三(11)班班主任

  我带的班是理科班,全班49人,46人上了一本线,第一批录取下来,45人在“平行志愿”下都如愿一次投档成功,结果皆大欢喜。只有1人志愿落空,通过征求志愿也顺利在第一批录取了,照往年,他肯定会落到第二批高校去了。

  平行志愿对高分学生非常有利,他们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情况,而不是与他人的“博弈”,心态比起往年的学生更加理性平和。

  因为他们在3个平行志愿中,有“保底学校”,就可能在前两个志愿中大胆地“冲一冲”。我们班上有个669分的考生把浙江大学作为保底学校,第一志愿大胆冲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志愿冲复旦大学,结果如愿被中国人大录取了。还有个660分的考生第一志愿冲复旦没进,第二志愿冲同济大学就进了。另有个636分的考生把西安交大作为“冲”的目标,把浙江工业大学来“保底”,结果如愿进了西安交大。

  》》》》》》民间展望

  平行志愿会进一步推广吗

  浙江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平行志愿”改革的探索,为今后全面推行积累了经验。如条件成熟,浙江明年可能尝试将“平行志愿”推广到文理科之外的艺术、体育类等,让考生更充分地享受“平行志愿”的好处。

  但不少专家提醒,实行“平行志愿”,并不意味着完全化解了填报志愿的风险,如“退档风险”就是考生面临的比较现实的问题。“平行志愿”对实力较强的高校相对有利,如何避免陷入“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怪圈,也是应该重视的问题。而过于突出分数,与素质教育的导向相悖,不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杭州某重点中学校长昨天透露,“平行志愿”对高考招生也许有利,但并不适宜推广到中考等其他录取过程。试想如果重高按“平行志愿”来招生,势必会激化中学应试氛围,影响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高校少了“大小年”

  家门口高校全线火爆

  在往年的录取模式下,考生不敢“高攀”的学校,不时遭遇招生“断档”,而一些比较“保险”的学校,往往会出现考生“撞车”的局面,分数线反而升高,由此形成招生“大小年”现象。

  今年高考投档情况显示,各批次名牌高校生源集中、投档线有所提高。像浙江大学,今年理科第一批首轮投档分数线636分,比去年高出8分,理科招生名次比去年上升了近1000名,文科招生也上升了300多名。一般院校也能各得其所,院校的满足率大幅提高,“断档”、“撞车”情况基本消除。而浙江教育考试院要求省内各高校慎重退档,尽量保护考生利益。

  》》》》》》民间发言人

  曹仁清,浙江工业大学招办主任

  今年生源分数分布呈扁平化,分数段更集中,高分、低分的差距小了。

  今年考虑到维护考生利益,降低考生录取风险,学校和浙大一样,在投档比例上采取了1∶1。浙工大今年除第三批独立学院招生时以1∶1.05投档外,在第一、二批和第四批录取中,都设定了1∶1投档比例,从前两批录取情况看,还算顺利,但招生老师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工作,比如为了保护一些进档考生的利益,防止他们因专业不服从而被退档,落到征求志愿,招生老师在录取中多打了很多征求电话,只要考生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就不会被退档。据统计,浙工大今年第一批招生的3500名学生中,有87人填了专业不服从,第四批招生的240多人中,有19人填了不服从,专业不服从的现象并没有比往年减少。

  但学校老师也发现,1∶1投档的原则在最大程度维护考生利益的同时,对学校录取也有一定风险。比如学校在第四批录取时,虽老师多次打征求电话,仍有少数考生不愿服从专业调剂,宁愿退档,这样学校不得不通过公开征求志愿来完成10多个招生计划,给录取增加了麻烦。

  》》》》》》民间展望

  “出省读大学”,也许需要奖励了

  浙江考生家门口上大学的情结越来越浓。少数偏远的外省院校几次征求志愿都未能完成招生计划。上海早几年已实行鼓励考生出省上大学的政策,考生如入读外省院校,会有一定的资金奖励,不知将来的浙江会不会也如此。

  

  

  今年高考命题

  创新题型多

  今年高考,很多考生明显感觉语文、数学卷题型新,更灵活,有些不适应。

  》》》》》》民间发言人

  尚可,浙大附中校长,数学特级教师

  今年的高考命题有很多创新之处,像数学卷,内涵更加丰富,数学的味道更浓了,也许很多普通学生反映偏难,但优秀学生觉得更容易发挥水平,这也体现了这几年高考命题一直追求的强调基础和能力并举的目标。今年数学卷结构形式上,减少了一道简答题,增加了3道填空题,一下子增大了试卷考核的容量,考查知识点更多了,也更灵活了。

  过去我们强调“双基”训练,可能理解上偏重“套题型,重运算”等死功夫,现在教学在强化基础知识“懂、会、熟、准”的同时应更强调思维能力的创新意识的训练。因为今后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会更讲背景、应用、方法,学生需要强化阅读审题,平时不完全套用题型,关注解题方法,真正领会数学意义。明年是旧教材的最后一年,预计高考难度和今年持平,命题趋稳。

  李军良

  今年的高考作文非常强调与生活接轨,追求生活情感体验。在高考前,我曾启发学生以“行走在过去”的命题来发掘自己的生活体验,没想到一下子和高考作文无缝对接了。通过今年高考,我发现班上的同学有一个现象,平时考得好的同学高考却没发挥好,与他们面谈后,我发现当前高考,最突出考的是心理素质,心地单纯、人品好的学生更容易发挥,相比之下,一些学生平时很自我,看问题很偏激、心胸不太宽广,未必能成为高考赢家。

  》》》》》》民间展望

  2009年高考新方案下半年公布,今明两年高考命题也许已提前接轨,成为高考新课程命题的“风向标”。

  

  

  高分落榜少

  但高分复读情结不减

  昨天的杭州教育考试院大厅里,扎堆的有两类人,一类是补报高考志愿的,一类则是咨询高复和自考班的。一家来此设摊的自考学校负责人说:“已有800多人报名,今天来咨询的人很多,有些现场就报了名。”

  》》》》》》民间发言人

  考生宋丽非:高考分比文科第四批低了10分,由于今年将四五两批合在一起录取,她报的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比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整整高了24分。而丽非的同学也是如此,451的高考分数,被一个录取分数线410多分的学校录取,虽然学校不是很理想,还是选择去念,毕竟高复压力太大。她说:“如果换成去年,我就被录取了!”

  陈继红(杭州求是高复校长):今年高考采用平行志愿后,高分落榜减少,我们原以为高分复读会降温,实际招生下来热度不减,高分考生“主动落榜”的仍有。但从以往高复经验看,“专升本”复读效果明显,但今年第四五批高校合并招生,复读想追求“专升本”的风险也在增大。

  桑坚信(杭州建人高复校长):今年600分以上的考生来报名复读的有30多个,并不比去年少,像有个634分的考生被华中科大录取了,却觉得没考好依然要求复读。相比以往,今年考生复读心态更理性了,去年学校同期招生2000多人,退费的有300多个,今年招到同样的量,要求退费的只有三四十个,说明考生报名不再盲目了。

  》》》》》》民间展望

  明年高考录取形势大体相同

  省有关部门预计,今后几年,我省高考录取率将相对稳定在70%左右。

  本报记者 王慧华 本报实习生 周艳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考试 A0013 ’07高考民间盘点 2007-8-17 48257178002CE1734825733900390B17[A1-王慧华≈B1-沈伟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