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7年上海书展今天在上海世贸商城落下帷幕了。据从8月15日开幕到8月19日晚上的统计,书展展出图书品种达10多万种,入场人次5万多,销售额约600多万元。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惹人眼球的精品不多,值得圈点的更是凤毛麟角。没有新的,老的书换个包装重新吸引眼球再占市场已成书展书业的看家法宝了。
而近年来的书展越来越少不了众明星的掺和。本次上海书展,主办方大大小小安排了250余项活动,超女、快男这些娱乐明星纷纷亮相签售,而且还是场场爆满。其中,李宇春签售新书时,仅一个小时就售出2000多本。
不过,真正爱书的人是不会跟这些风的。在书展静下心来淘书,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很有价值而不追风逐潮的书。在传统经典已成热炒快餐的当下,还是有人想真正为传统文化的普及做点实事。
学者出手,
展现另一个境界
学者写普及性文章其实已经在学界蔚然成风。拿下美国两个名牌大学法学与中古语言学博士学位的冯象曾是个“老三届”,他以深厚的学养功底这几年陆续写成一批趣味与知识兼具的文章汇集成书,本次书展上,三联书店出版的冯象新书《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从美国大选到同性恋结婚法案,从伦敦地铁爆炸案到哈佛校长辞职风波,对现实的法理思考渗透于本书的各个章节,显示出富于人间情怀的治学境界。
从国内出去游学于美国的林达夫妻,是国内许多读者熟悉的夫妻作家。他们通过一个个故事重新解读美国与欧洲的法律历史,这次他们带给读者的新作是《西班牙旅行笔记》,记述的不仅是空间旅行,更是追溯西班牙历史的时光漫游。
经典翻新,
不光只有于丹易中天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悦读经典”系列五种:《庄子一百句》、《老子一百句》、《孟子一百句》、《论语一百句》等,虽然没挑明与于丹、易中天打擂台,但从选目来看已有这层意思。正如复旦大学著名学者葛兆光为这套丛书写的序中所说:“传统的关键在‘传’而不在‘统’,所谓‘传’,是发掘自己的资源,加以重新诠释,重建当下文明。”虽然市面上林林总总经典翻新数不胜数,但有葛兆光肯为之作序的只有这一套。
同类书中,复旦大学骆玉明的《骆玉明老庄随谈》也颇有看点。近来坊间谈庄子的书不少,质量参差不齐,骆玉明此前曾对庄子的哲学思想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这本书是他多年学养厚积薄发的结果。
翻译反应快,
国际书展精品加速度引入国内
虽然目前国内原创书现状不尽如人意,但翻译书却以加速度被引进国内,法兰克福、伦敦、纽约等几大国际书展上被认为值得读者注意的书,几乎都会一年半载后就在中国图书市场上看到。
《雅致的精神病院》是弗洛伊德以来,西方对精神病史的重构。作者认为颠狂与天才也许只是同一心理现实的两面,而精神病院的存在往往是隔离与超越的矛盾体,这就不断勾起人们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本书记录了美国十九世纪初创立的麦克连精神疗养院的历史,这儿曾汇集众多名满天下的诗人、学者乃至爵士乐大师——威廉·詹姆斯、罗伯特·洛威尔、约翰·纳什、雷·查尔斯……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与“电击休克”、“额叶切除”这样令人惊悚的名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奇特的“波士顿精神风俗画”。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是世界悬念大师与法国著名导演之间历时4年的交谈,留下500个全方位涉及电影艺术的话题。书中按创作年代顺序排列,涵盖了希区柯克所有的作品。
几家有实力兼有头脑的出版社推出了一些以前出版过但后来长期为人所忽视的作品,如全集八卷本的《竺可桢文集》,其中的“竺可桢日记”里记载了他在抗战时期带领浙大全校师生流亡期间坚持教学的全部经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而前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葛兰西的《狱中书简》重新出版被认为是出版界的一件大事,《狱中书简》收集葛兰西自1926年11月至1937年1月,从流放地到法西斯监狱写给亲友的456封信,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对亲人的怀念,对读书、交友、识人、处世的看法。 本报记者 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