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建国 通讯员 王霄
过度包装歪风遭遇了消费者的集体“围攻”。昨天,本报《一只月饼五层包装》见报后,读者纷纷拨打本报96068新闻热线,或登录钱报网络版畅谈过度包装的社会危害。
包装不该喧宾夺主
市民赵先生是第一个打进本报热线的。前几天,他刚刚为儿子买了一盒维生素片。打开精美华丽的包装盒,里面只有两罐小瓶装维生素片,这让赵先生直摇头。但更令他想不到的是,打开玻璃瓶,瓶两端竟然是实心玻璃,只有瓶肚中间部位装着可怜的维生素片。
他很有感触地说,在过去,国内产品是不注重包装的,形象的比喻是:一流产品、二流包装。而现在的包装却又有些“矫枉过正”,过度包装越演越烈:包装对于产品作用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老百姓要的是实在,而不是花钱买一堆包装垃圾。”
包装盒可循环利用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不是否定商品正常的包装。包装对于商品来说仍有着提升价值的意义。如何让包装材料尽可能的循环利用,从而不加大城市的生活垃圾呢?昨天,不少读者、网友对此也建言献策。
当储物盒用是不少读者的常用做法。“我家有个月饼盒挺好看的,把最上面一层拿掉,就留下面的底座,里面用来存放眼药水、化妆品、花露水等,摆放整齐,找起来也很方便。”刚毕业的小董说。
废物再利用,对于网友小王来说更是颇有心得:能放东西的就当储物盒,如铁罐能当茶叶罐。而有些特别别致的包装盒稍微加工一下,还能制作成礼物送给朋友。上高中那会,小王买了手套和围巾想送给同学当生日礼物,想把两件物品装在同一个盒子,无意中发现妈妈的一个粉紫色的化妆品盒子:用盒子装礼品,盒子里本来就有粉色的碎纸做为装点材料,再用包装纸打扮一下。
坚持包装材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投放,能用作生活其他用途则尽量不要丢弃——这是多数读者基本看法。
书本也该瘦瘦身
除了保健品、化妆品、饮料酒、糕点、茶叶、粮食六类商品包装有了“限制令”外,不少读者昨天表示,豪华书籍包装也该瘦瘦身。否则,它会离书籍的本来用途越走越远,最终变味。
家长李先生认为,现在不少书籍都采用铜版纸张实在是种浪费,对购买者来说也是一种负担。“上次我跟儿子去买书,看到铜板纸版的《安徒生童话》,价格比同类书籍高出很多。”他说,对于一般文化阅读类书籍,其实使用普通纸张、阅读方便就足够了。
书籍的另一种现象也令读者关注。“现在不少书籍为了卖出高价格,大量使用插图,每页的文字处理十分稀疏,原先100页就能排下的文字非得安排到200页。”喜欢买书的读者李晓华说,这其实也是对书籍的变相奢华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