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华表奖,奖给陈云林一辆面包车
· 飞天奖
电视浙军几乎空手而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飞天奖
电视浙军几乎空手而归

太重市场还是缺了原创?
  本报讯 两年一度的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日前揭晓,踮脚等待的浙江剧迷们发现,除了浙江越剧团与央视合拍的戏曲片《杨乃武平冤记》获得戏曲片类评比二等奖外,电视浙军在作为主战场的电视剧奖项上几乎空手而归,在一二三等奖的排行榜上均告缺席,令人颇感遗憾。

  “飞天奖”是我国电视剧产业的最高奖项(政府奖),自1981年起至今已举办了25届,今年举办的第26届“飞天奖”评选,是“飞天奖”改为两年评选一次的第一年,全国各电视剧制作单位共报送各类电视剧151部、3432集参加评选。由于今年参赛作品、演员众多,使得最终优秀导演、优秀编剧、优秀男女演员等大奖都下了“双黄蛋”,分别有两人并列获奖。《亮剑》、《恰同学少年》、《乔家大院》、《任长霞》等众望所归地捧走了主要奖项。

  记者向省内一些主要的影视剧制作机构了解到,我省此次也有《农民代表》、《大工匠》、《封神榜》等电视剧送评,但最终未能在首度两年一次的电视剧风云聚会上给浙江的电视观众带来喜讯。这几天,好几位剧迷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在表示遗憾的同时,话语中颇为怀念前些年电视浙军的辉煌。

  还有读者提到了此次“飞天奖”湖南选送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和《大明王朝1566》的成功,“湖南人的确挺能的,一方面能把娱乐类节目玩得风生水起,另一方面也能拍出高水平的电视剧来,对比之下,曾一度引领全国电视剧生产的电视浙军似乎落后了?”

  就此次“飞天奖”的失利,省内几个影视剧制作机构的负责人各有话说。有人认为这次“飞天奖”首次两年一评,参评的优秀作品多,相比之下我省选送的作品尚缺乏竞争力;有人认为有关方面对此次评奖重视不够,没有像湖南那样视其为一个“战略计划”来对待;也有人认为我省近年来生产的电视剧在收视率上并不差,如《封神榜》、《济公新传》、《红罂粟》等,走市场可以,但离“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重的“飞天奖”评选标准还尚有距离。

  电视浙军前些年曾以生产“主旋律”的电视剧作品取胜,今年的“飞天奖”榜单上却几乎寻不见电视浙军的影子,业内人士昨天告诉记者,这与现在省内一些制作机构转向追求市场效益,强调所谓的拉动收视率有关。“如果眼睛只盯着投资回报和市场回报,就会忽略题材、思想性和艺术性,这样的作品也许一时能卖个好价钱,但从长远看,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此外,有些电视剧制作机构一度青睐小成本的栏目剧、情景剧,虽然风险较低,但快节奏的操作方式易滋生浮躁,不利于沉潜精品,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电视人对主旋律和宏大叙事的疏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对记者说,电视剧生产是一项很复杂的文化产业行为,他感觉到近年来浙江的电视剧生产在原创和创新精神上落后了,老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跑,比如一部反映晋商的《乔家大院》火了,一批表现浙商题材的电视剧便跟风而上。他说他曾参加过一个浙商题材的研讨会,结果会上《乔家大院》成了主要的讨论话题。

  该人士表示,我省上世纪九十代初生产的电视剧,如《中国神火》、《中国商人》、《天下粮仓》等,从题材的挖掘上都是人无我有,生产出的作品有眼光有魄力,从而在全国确立了电视剧生产大省的地位。如今,这种具有原创精神的作品反而缺乏了,有眼光有魄力的作品少了,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本报记者 丰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飞天奖
电视浙军几乎空手而归
2007-8-28 48257178002CE173482573440027331B[A1-杨霞云≈B1-杨霞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