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前唯一的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又名《爱与同情》)中,茨威格的叙述似乎显得并不高明。引言——摘自小说中康多尔大夫说的一段话: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即把小说的主旨和盘托出。
一切不出读者所料,后面的故事就围绕这个主题不紧不慢地展开:奥匈帝国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偶然结识了下肢瘫痪的少女艾迪特,出于同情常去陪伴、关心、帮助她,天长日久,使艾迪特萌生了爱情。霍夫米勒发觉艾迪特倾心于自己,便惶然不知所措。经过一番痛苦、矛盾的内心挣扎,霍夫米勒出于同情和怜悯而答应与艾迪特订婚,但旋即后悔。艾迪特得知霍夫米勒毁约,痛不欲生,跳楼自杀。霍夫米勒因此带着沉重的负罪感而抱恨终生。
三个“爱与同情”的故事在小说中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支撑起了整部小说的构架。而这三个主要小说人物之间紧张微妙的关系,更使这部小说充满了张力,挂在茨威格的琴弦上,我们听到的不是霍夫米勒一个人的内心独白,更像是一出“爱与同情”的三重奏。
这部小说写于1938年,距作家和他的妻子在南美巴西服毒自杀仅4年。结合作家生活的年代和经历,或许我们还不难听出一点弦外之音。小说的三个故事呈现了茨威格一个人的“战斗”。
茨威格一生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深切感受到霍夫米勒式同情带来的严重后果。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怯懦地跟随战争,默默承受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巨大苦难。茨威格想告诉他们的是这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只有选择在战争与苦难面前的担当和抗争,才有可能真正远离心灵的焦灼。然而,茨威格在小说中让霍夫米勒为错误的“爱与同情”承担了一生的罪责,作为小说的创作者,他自己却选择以服毒自杀的方式,匆匆挣断了生命的琴弦,那戛然而止的一声断裂摧人心肺。
余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