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隐遁在咖啡芬芳中
· 农家纪事
· 阮元石画插屏
· 女人吃醋,错必在男人
· 辛酸的学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家纪事
■包史聪
  瓜熟季节,天空显得分外清明,晴空万里,偶尔悠悠然游过几朵白云。

  三伏天气,大部分时间是烈日当空。勤劳的莪山人,在烈日下劳动。

  早起,顾不上扒一口早饭,我们便捋袖、提相机、大步向大山深处的人家迈进。一路只听竹林倏倏作响,鸡鸣狗吠。进得村里,已有皮肤黝黑的老伯顶着草帽、挑了扁担来卖瓜了,还边卖边吆喝:“我这瓜圆滚滚、碧油油,敲起来脆儿响哦。”

  这就是我们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的年轻学子们,在浙江桐庐县莪山乡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普通的清晨。

  一大早村里静悄悄的,搓绳的妇女们却早忙活开了,边拨弄手中的织物边往外张望。我们去和卖瓜的老伯套近乎,和大婶们闲话家常,和刚从地里回来的结实的帅小伙热情地打招呼,我们也和热心肠的老村长谈政策、谈变化……村里渐渐热闹了起来。村民们起先还对我们这些“外头人”心存戒备,个把钟头下来,一个个脸上都挂上了温暖的笑容,还一个劲儿地把我们往屋里让,连村里的狗都不停地向我们摇尾巴。

  村里的早餐铺,富态的陈家大嫂已经卖了十来年的早点,就是那么几碗普普通通的饺子、馄饨面,叫远远近近的村民们竖起拇指来夸。今个儿我们也来凑个热闹,搬了条板凳和村民们合了一桌。边吃边侃,不亦乐乎。

  一个三十来岁、膀大腰圆的汉子停下农用机车,跨进铺子。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裤脚高高卷起,上面还沾了不少泥土,像是刚从地里爬上来。“大叔平常爱喝点酒的吧?弄点小菜下下酒,很落胃吧?”“哪里哪里,他只喝高粱的。”一旁的老大伯连忙纠正。

  我不是农家子弟,同行的一半同学都不是。可我们一行八人却踏上了走进农家的征程。用我们的话说,“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看农村,自己的耳朵听农村,自己的双手触摸农村。”

  短短三天的时间,农村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渐渐明晰了起来。农家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很近;他们的孩子和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怀揣着同一个梦想;他们的大人们也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总念叨着“只要孩子搞好了,俺再苦再累都值”,一心巴望着子女将来有出息。

  我们挨家挨户地跑,我们问:“你们觉得怎么样才叫新农村啊?”有的村民只是憨憨地笑,说不上来。茭白地里干活的叶大叔心直口快:“像我亲戚家那边,每到过年,村里给家家户户包个红纸包,那才好哩。”给村里人舂米舂了几十年的蓝大娘忸怩一笑,“我说嘛,就是像那个华什么什么村一样,房子整整齐齐,一排一排的,多好看啊……对了,叫华西村。”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却寄托了他们最直白的愿望。

  当我们要告别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去时,刚被我们的同学拍了一组“写真集”的房东家小弟弟快步跑上前:“哥哥姐姐什么时候再来啊?”“我们明年还来!”大家坚定地说。“你们来,还给我弟弟拍照啊。”在城里读幼师的姐姐拍拍他的小脑袋,“小家伙最不怕生了。”他们忙着针线活的妈妈和奶奶听了咯咯直笑。

  我们也不禁担忧,在一个个农村人通过接受教育、重视教育的方式,挣脱了命运的枷锁,走出大山、走向城市的同时,如何才能挽留住、吸引住更多的人才为农村服务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D0006 农家纪事 ■包史聪 2007-8-29 钱江晚报d00062007-08-29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