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3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试着揭开古丝绸的神秘面纱
· 以后我也能养活你们
· 书市又掀格瓦拉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丝绸织品现在大多低温冷藏着,因为要揭展它,难度很大。现在法门寺博物馆决定联手中国丝绸博物馆——
试着揭开古丝绸的神秘面纱
  本报陕西扶风专电 从西安沿丝绸之路西行110公里,就到了汉代“扶助京师,以行风化”的扶风县。再北行10公里,便是法门寺。作为丝路上重要的一环,法门寺是这次“丝绸之路”跨国申遗万里行不可错过的地点。8月28日,采风团队从西安驱车来到法门寺。

  法门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法门寺地宫内 “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宝藏都收藏于法门寺博物馆。馆内有不少珍品是西方国家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传入大唐皇室的。万里行采风团的成员们见识到博物馆中的这些稀世珍品无不啧啧称奇,不过最让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成员们感到兴奋的,当然是唐代华丽的丝织品。武则天、唐懿宗等供奉的服饰件件色彩艳丽、薄如蝉翼,上面的金丝秀纹细于发丝,体现了唐代高超的工艺水平。而服装的款式,齐腰半袖,即使今天看来都十分时尚。

  据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介绍,在地宫发掘的2499件文物中,唐代丝绸织品就有700多件,几乎囊括了唐代丝绸的所有品类。但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地下环境内,又兼法门寺塔身几经坍塌重建,地宫中整摞放置的丝织物遭受砸压。1987年发掘时的丝织物大多数已褪色朽烂,限于条件,考古专家们当时采取了丝绸整体提取密封保存的保护措施。现在游人在法门寺博物馆看到的几件丝绸服饰,仅仅是个别保存较好的单件丝织物和少量丝绸残片,而大部分整摞无法揭开的丝织品只好低温冷藏。

  “我们请的德国专家已经研究了十几年了,到现在揭展的织品还只有寥寥几件。通常几个月才揭展1、2平方厘米,几乎看不到进度。”姜捷对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俞志达说,“因此我们很欢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专家们将来能与我们合作,共同研究丝绸文物的揭展。”

  “丝绸织品在出土时特别容易遭到破坏,”俞志达告诉记者,“通常浙江省内出土丝绸文物,都会叫我们的专家去帮助揭展,我们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通过这次万里行采风的活动,和法门寺博物馆初步建立合作意向,以后我们也可以派专家过来共同探讨交流,同时也为‘丝绸之路’跨国申遗作出贡献。”

  本报特派记者 郑 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D0003 试着揭开古丝绸的神秘面纱 2007-8-30 48257178002CE17348257346001954EC[A1-陈桔≈B1-陆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