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5版:每日新闻·瞭望
3  4  
PDF 版
· 我的城市我的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的城市我的家
本报记者见证新宁波人的幸福生活
■通讯员 朱舜 本报记者 逯海涛
  ◆核心提示◆

  8月16日,来自江西上饶的宁波维科集团员工杨晓霞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户口迁入证明。“从今天起,阿拉就是宁波人了。”杨晓霞高兴地说。同杨晓霞一样,还有九位外来工由于表现突出,也成了新宁波人。这些来自外乡的新宁波人尽管来宁波的时间有早有晚,从事的职业有环卫、建筑、企业管理等等不一而足,但他们无不将宁波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把自己的汗水和爱献给了这座美丽的港城。

  ◆城市美容师徐辉——安徽芜湖

  我愿宁波变得更美

  中午两点,宁波的街头酷热难当。江北区大庆南路上行人稀少,只有不时开过的车辆卷起一阵阵热风。穿着长裤长褂、戴着遮阳帽的清洁工徐辉挥着扫帚开始了一天中第二个时段的清扫工作。

  大庆南路是宁波江北区比较繁华的地段,人流量很大,相对来说路上的垃圾也比别处多一些。才扫了十几分钟,徐辉的工作服上就印出了斑斑点点的汗水印,脸上的汗水也不断地滴落下来,徐辉不时停下来用毛巾揩一把脸,虽然戴着遮阳帽,他的脸还是晒得黝黑。

  徐辉和他爱人都是江北养护中心的职工,2001年6月他们从安徽芜湖老家来到了宁波打工。每天从早晨4点半工作到上午10点,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用,他们每天还要在下午再加4个小时的班。徐辉从来不仅仅把自己当作一名清洁工,他更愿意别人叫他“城市美容师”:“宁波人对我们外地打工的真得很不错,不好好干哪行?宁波这个城市这么美,我愿意让她变得更美。”

  2004年3月份的一个早晨,徐辉像往常一样在大庆南路上打扫,一位阿婆急急忙忙跑过来,“请问你有没有在马路上捡到一张牛奶卡?”原来这位阿婆的牛奶卡掉在了路上,徐辉模模糊糊记得早晨好像扫到过卡片样的东西,看着阿婆这么焦急的样子,徐辉决定帮这位阿婆找一找。

  徐辉在整整一车垃圾里扒拉了二十多分钟,终于替这位阿婆找到了她的牛奶卡。“当时她高兴得不得了,问我叫什么,我说算了,没设么大不了的,想不到她抓过我的工牌看了我的名字。”后来阿婆就写了一封表扬信到了养护中心。更让徐辉想不到的是每当他得到什么荣誉上了报纸,阿婆都会把照片和报道剪下来送到养护中心。“最近我才打听到这位住在附近的阿婆姓屠。”徐辉告诉记者。

  正是有了这份责任心,徐辉在这个小小的岗位上获得了很多的荣誉,2003年他和妻子同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4年又被评为宁波市十大外来务工明星,后来又获得宁波市劳动模范五一奖章。前几年徐辉的女儿也来到了宁波,开了一家美容院,“我们一家人都来宁波了,并且我们父女两个都是美容师,不过她是给人美容,我是给城市美容。”徐辉笑着说。

  ◆公寓保安刘传兴——河南睢县

  要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下午3点多,又快到上岗的时间了,慈溪马家路村欣新公寓保安刘传兴把制服换好,临出门前又在镜子前理了理头发。9年前,刘传兴从老家河南睢县来到慈溪打工。现在,老伴、女儿、女婿,加上刚出生的外孙,一家人全住在这里。

  下午四点多,很多人陆陆续续下班回公寓来了,老刘对进出公寓的每一个陌生人认真地做好登记。“村里的外地人跟本地人数量上差不多,本地人和外地人不齐心合力,很难把工作搞好。”空下来的时候,老刘打开了话匣子,讲述着自己在马家路村9年来的生活。

  2004年7月份慈溪市公安局公开招聘保安,年过半百的刘传兴在村干部的鼓励下报了名。在试卷里,有这样一道题让老刘终身难忘,并且成为他的座右铭。“试卷要求写一件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的事情,我琢磨着这句话。”老刘想起了自己刚来慈溪时曾经捡到一只装着30万块钱的皮包,当时很多过路人看到了,吵着要把它分掉。老刘一把夺过包:“不是你们的,凭啥分?”然后追上了失主还给了他。“我们外地人也要有形象意识,不能让人家一提到外地人就摇头。”最后老刘的成绩在600多位报名者中名列前茅,并被最终录用。

  成为公寓保安以后,刘传兴靠着自己的亲和力和威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2006年8月,马家路村和谐促进会成立后,他被选为和谐促进会副会长。说起前两天自己落户宁波的事情,刘传兴还是抑制不住地高兴,在刘传兴的眼中,这座善待外地人的城市给了自己很多。采访过程中刘传兴不只一次提起为了救人牺牲在温州的老乡李学生,“还有最近冲进大火里救了两个小孩的安徽人徐义胜,都是多好的小伙子啊,他们都是我的偶像,想到他们,我只能更加好好地干了。”

  ◆镶贴工蒋行满——台州临海

  我不把自己当外人

  升降机越升越高的时候,工地旁边姚江上吹来的江风也越来越大,蒋行满又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看着不远处繁华的三江口。尽管从台州临海老家来宁波已经13年了,但是他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这里的江风。这里是正在施工的宁波万豪中心,大楼的内部还是裸露着很多的管线、水泥和防火砖,接下来的工程该轮到蒋行满他们大显身手了。

  蒋行满是宁波建工集团建乐建筑装潢有限公司的镶贴工,“镶贴工主要就是内部装饰,俗话说就是贴瓷砖的。”蒋行满告诉记者。他是宁波建筑行业的第一批“首席工人”,去年获得了“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了“全国建筑装饰业技术能手”证书。现在蒋行满已经获评“高级技师”——这是工人技术等级中最高的一个等级。

  在工地上,工友们对蒋行满的手艺没有不佩服的,最流行的一个段子就是“蒋行满的白衬衣”。众所周知装修工干的是一个又脏又累的差事,但是在去年夏天的宁波建筑行业镶贴工技术大比武中,蒋行满却穿了件白衬衣上场。比赛

  结束后,蒋行满的白衬衣上没有蹭到一点泥星,凭着一手干净利落的镶贴手艺夺得了第一名。

  在工地上,记者见识到了蒋行满的这手绝活。一大块大理石板掂在手中,抹好砂浆后贴到墙上,贴上后再用橡皮榔头敲几下就大功告成了。“普通水平的工人一般一天最多只能贴四五平方米的墙,但他一天能贴10多平方米。”工友对记者说道。用手一摸,墙面和地面都平整异常。“蒋行满贴的砖与砖之间接缝的高低差肯定不会超过0.5毫米。”在施工队里有这样的说法。

  “手艺不是一天就练出来的。”蒋行满告诉记者,其实刚到宁波的时候由于是外地人,工程没那么容易揽到,揽到了工程也是一个劲地赶进度。“十年前的一个工程就遭遇过返工,我还记得很清楚。贴地砖时发现头天贴好的耐磨地砖第二天一敲全是空的。今天铺上明天返工,连着返工了三次。”琢磨了好长时间,蒋行满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施工用的耐磨砖是不吸水的,而自己抹的砂浆又是当时按老习惯用的湿砂浆。于是尝试着用干砂浆,果然就没问题了。

  这次返工让蒋行满意识到了要想在宁波立足,一定要有自己过硬的本事。“现在觉得宁波越来越开放,对外地人的包容也越来越强了,除了这里的风比较大、水没有我们老家的泉水甜以外,一切都很适应,我早已经把自己当成宁波人了。”蒋行满笑着对记者说。

  ◆行政经理周红文——安徽巢湖

  新宁波人的感觉不错

  当记者来到宁波君禾泵业党支部书记、人事行政部经理周红文的办公室时,他正好刚刚拿到新办的户口簿。“新宁波人的感觉,不错。”周红文笑着说。

  来自安徽巢湖的周红文曾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在工地上挑过砖,在钢炉前炼过铁。不过现在他已经进入公司的管理层,成为地地道道的白领。“是宁波给了我这个外来工这么好的平台,也只有在这里我才能走到现在。”

  1997年7月,周红文把自己打工两年积攒的5000块钱交给父母,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可是到了才发现自己既没有关系,也不懂技术,找工作太难了。后来他在上海的一家钢厂找到了一份炼钢的工作。1998年初,钢厂的形势越来越不好,周红文谢绝了老板的挽留,一个人从上海来到了宁波。

  “我躺在床上想,从安徽来到宁波不能一辈子都被别人看成是‘出蛮力、流臭汗、赚铜板’的打工者。”周红文告诉记者,“有了目标后,我在车间里干得十分起劲,即使是打扫卫生我也兢兢业业,毫不自卑,也不抱怨。”

  由于工作努力,又有宣传方面的特长,周红文从一开始的注塑车间走到了公司的办公大楼,从一名车间工变成了宣传员。在这里,周红文成了利时集团党总支副书记。

  “当时公司电脑并不普遍,然而在总经办主任的‘强迫’下,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电脑操作。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我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课程。后来我还参加宁波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专班学习,争取拿到大专文凭,弥补没能上大学的遗憾。”

  在利时集团,周红文一边开展宣传工作,一边主动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从中锻炼自己。1999年他兼任了公司团支部书记,2000年8月入党,次年6月份在公司成立的党总支大会上又当选为总支委员,2002年被选为党总支副书记,全面负责企业党建、工会、团建常务工作。

  2005年6月份因为原来的企业要搬迁,周红文跳槽到了现在的公司。“我最终的目标,是要成为职业经理人,宁波这个城市本身就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只有宁波能给我这个打工仔这个机会,也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发展得更好。”周红文对记者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瞭望 A0015 我的城市我的家 ■通讯员 朱舜 本报记者 逯海涛 2007-8-31 钱江晚报a00152007-08-3100007;48257178002CE17348257344004CD126[A1-逯海涛≈B1-徐健(新民生)];钱江晚报a00152007-08-3100024;钱江晚报a00152007-08-3100025;钱江晚报a00152007-08-3100026;钱江晚报a00152007-08-31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