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6版:人文
3  
PDF 版
· 连续飞行52小时
· 在太空
很难看清长城
· 全国科普日
本周日开场
· 从太空育种
到太空迁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9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科院空间中心顾问张厚英谈航天应用——
从太空育种
到太空迁居

本报特派记者 朱国平 梁建伟
  太空育种,可以种出半米多长的黄瓜、直径61厘米的茄子,但也种出了一些霉变、矮小的产品;“尿不湿”最早是专门为宇航员设计的,没想到现在竟成了婴儿的“最爱”……

  “太空里有很多神奇的秘密,现在无法解释,需要同学们去挖掘。我没有实现的梦想,一定能在你们这一代身上实现。”9月10日下午,在武汉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里,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应用系统原总指挥、中科院空间中心研究员张厚英教授做了一场“航天与应用”的精彩报告。

  我们为什么搞载人航天

  “我们花了那么多钱,难道仅仅把人送上去?那不是成了昂贵的旅游!这不是我们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

  张教授向同学们透露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下一步计划是建立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在谈及开发太空的作用时,张厚英说,地球上煤资源100年以后枯竭,石油资源2050年中叶极度紧张。据初步估计,月球上的氦3有100~500万吨,而地球上的氦3非常少。100吨氦3聚变发的电可供全球一年之用,如将月球上的氦3用于发电,可供全球用1~5万年!

  “如果我们能开采月球上的资源,将有效解决全球能源缺少的困扰。”张教授说,即将发射的“嫦娥一号”有一个任务,就是利用光谱分析的技术手段对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含量进行探测,探索月球上的14种物质。

  “技术封锁”推动自创

  张厚英在报告中说,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阻碍,比如相关的元器件的采购,中科院以及所有参与载人航天应用的单位,都上了美国一份“采购黑名单”。一次采购对地观测的红外芯片,美国提供的产品不合格,拍出的图片有明显的条纹,说明红外芯片的一致性比较差,但是供货方却坚决不肯退换,最后上海某科研院所的年轻博士利用“眼镜”的度数原理,竟然让不合格的芯片做出了合格的产品,而这项技术目前已成了各国感兴趣的一项科技秘密。

  太空育种也会失败

  在大家的印象中,太空蔬菜、太空水果都长得又大又好,张厚英说,太空育种的确种出了半米多长、高出平常30%维C、40%含铁量的黄瓜,直径61厘米的茄子,数倍于原来体积的南瓜,但是太空蔬菜育种中也有失败的例子,比如,长了“鼻子”的茄子,长得像豆角的瓠瓜,甚至一些蔬菜还有霉变现象发生。

  张厚英说,太空中存在着大量的辐射与人类尚搞不清楚的物质,目前太空育种的机理人们没有完全掌握,一些种子的基因在宇宙射线的辐射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正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16 从太空育种
到太空迁居
本报特派记者 朱国平 梁建伟 2007-9-12 48257178002CE17348257352004934CE[A1-朱国平≈B1-陈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