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胡灵敏
本报驻金华记者 王丽
本报讯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恐龙化石大部分已经挖掘了出来。”昨天上午,在东阳市白云街道接官亭社区白殿小区挖掘现场,东阳市文物办主任陈荣军告诉记者:“这次挖掘的恐龙化石是浙江最好的恐龙化石之一,也是华东地区目前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恐龙化石。”
9月1日,白殿小区居民李永财在小区边的胡公山西侧种荞麦时,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段奇怪的红褐色骨头,经东阳市文物部门和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专家认定,这段骨头是恐龙椎骨化石,而且是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恐龙,对省内考古界来说是重大发现(本报曾作连续报道)。
昨天在挖掘现场,恐龙化石周围的岩石都已经被清理,长约3.5米的化石立在中间非常醒目,目前已经发现脊椎5节、腰带、肋骨等化石。
工作人员一边对挖掘出的化石进行现场保护,一边对化石周围的岩石再进行仔细的寻找,看是否还有其他的化石。“恐龙的头部估计已经风化了,但恐龙腰带化石下方还有两层骨骼化石露出,因此可能有一些还埋在下面。”陈荣军说,到目前为止,在浙江发现的恐龙化石都不是十分完整,这可能跟地壳运动激烈有关,因此我省可以与之相比的只有丽水的浙江龙、江山的江山龙和天台的天台龙,整个华东地区都还没有发现这么完整的恐龙化石。
“从挖掘出来的化石来分析,我们初步确认此恐龙为蜥脚类恐龙,而且是草食性恐龙。”一直在现场指导挖掘工作的省自然博物馆地质材料学部专家梁鹰说,由于地壳运动等方面的原因,恐龙是蜷曲着的,虽然现在的化石长度只有3.5米,但伸展开来复原的话,长度可达到10米,这种保存方式在浙江还是首次发现。
露天挖掘已经告一段落,下一步,工作人员将对风化严重的恐龙化石进行加固处理,并将用石膏对化石进行打包,整体取出后运回室内进行修理、鉴定、复原。
“如果这只恐龙是新种类的话,经过有关程序,可以定名为‘东阳龙’,这意味着恐龙家族将增添新成员,如果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同种恐龙化石,也都将归入到这个种类。”陈荣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