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姜水婧
时下,一些年轻的时尚一族热衷于到酒吧、迪厅娱乐,殊不知,在强力摇滚音乐的刺激下,人体的感官和内脏随着疯狂的蹦跳,就不由自主地发生振动。一种新型的振动污染也就应运而生。
何谓“振动污染”? 科学家一项新的研究提示,它是指振动的幅度超过一定的限度,使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遭受强烈刺激,造成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发生严重失衡,致使人的心态出现逆反、狂躁、惊恐等症状。振动污染与噪声污染是一对孪生兄弟,从物理角度来看,两者都是因物体产生振动的一种波。只不过传播的途径不同,噪声污染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振动污染则是通过固体物传播的。目前,人们对噪声污染已引起警觉,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但对振动污染还缺乏应有的认知和预防。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振动污染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和人为活动两种。自然界的振动主要有地震、海啸,严重的会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生产中断。而人为活动引起的振动主要有工业振动(如工厂中的大型冲压机器)、交通振动(如铁路、地铁、汽车行驶)和建筑振动(如工地上汽锤打桩、用电钻打眼)等。相比之下,人为活动引起的振动污染远远大于自然振动带来的危害。
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现在人为活动引起的振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涉及到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当振动比较强烈时,还会造成骨骼、肌肉、关节及韧带的严重损伤。更为可怕的是,当振动频率和人体内脏器官的固有频率一致时,还会由于引起共振而造成内脏器官损伤,导致呼吸加快,血压改变,心跳加快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人们如果长期处于振动环境中,会由于接触不同频率的振动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