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绕月探测卫星升空
东京时间14日10时31分(北京时间同日9时31分),日本“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搭乘H2A-13火箭,在橙色的烈焰中从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顺利升空,踏上探月之旅。
升空45分34秒后星箭分离
连日来的大风和阵雨让身处种子岛宇宙中心的每个人都对“月亮女神”能否按期发射心里没底。当地在13日近午夜时还是大雨倾盆,幸好在14日早晨9时左右转晴。
10时31分,运载“月亮女神”的火箭自动点火,火箭离开大崎发射场后,朝着东南方向的太平洋上空飞去。记者所处的新闻中心距发射场约3.6公里,但站在露台上,仍可以感到楼板在微微震动。
在升空45分34秒后,火箭把卫星送入转移轨道并与其分离,此后卫星围绕地球运行两圈。在这一过程中,“月亮女神”会打开太阳能电池翼和高增益天线,并调整轨道以飞往月球。卫星将在发射约20天后进入环绕月球的椭圆形轨道。
35天后进入圆形观测轨道
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介绍,“月亮女神”会在升空后大约第35天进入距月球表面100公里、飞越月球两极的圆形观测轨道。“月亮女神”携带的两颗子卫星,即中继卫星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电波源”,将分别于主卫星进入观测轨道前约10天和7天时先后与主卫星分离,进入各自的椭圆形轨道。
“月亮女神”的长、宽尺寸都是2.1米,高度为4.8米,其携带两颗子卫星时的总质量为3吨。主卫星上共搭载了荧光X射线分光计、伽马射线分光计、月球雷达测深器、月球磁力计等14种仪器,其中有些仪器的探测精确度是以往同类仪器的10倍乃至100倍。
担负探测月球起源等任务
“月亮女神”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寻找月球上是否存在过岩浆海洋的确切证据。岩浆海洋是解开月亮诞生之谜的钥匙,如果岩浆海洋的确存在过,那么“月球是由其他天体与地球擦撞后形成的”这一假说将获得有力支持。
“月亮女神”还承担着其他多项使命,如探究月球诞生初期是否存在磁场,为月球上是否有水寻找答案,研究历史上的月球火山活动,测量月球重力场,研究月球的等离子环境及月面以下的演化等。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专家岩田隆浩博士说,“月亮女神”此行最大的目的是科学观测,考察月球的起源和演化。当然,它的另一个作用是获得大量观测数据,为将来着陆探月作准备,具体来说就是研究月球上有哪些矿物和元素,为今后寻找可利用的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一系列探月计划提上日程
日本向月球发射的第一个探测器是1990年初升空的人造卫星“飞天”。1991年,日本的“月球-A”探月计划启动,但这一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困难。
本次的“月亮女神”计划于1998年启动,它被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寄予厚望。该机构认为,在探月过程中获得尖端技术成果,对于日本确保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日本希望,通过实施“月亮女神”计划获得月球表面物质分布和内部构造的详细数据,为下一步的月球探测打下基础。
继“月亮女神”之后,日本的一系列探月计划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005年提出的远景目标指出,日本计划10年内发射登陆月球的无人探测器,争取20年后能在月球表面建立无人探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