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小小山核桃 粒粒皆辛苦
· 沉甸甸的山核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小小山核桃 粒粒皆辛苦
本报记者临安亲睹外乡人的辛勤劳作
  ■ 文/ 本报记者 娄炜栋 孙 燕

  本报通讯员 张伟星

  图/ 本报记者 林云龙

  

  9月8日,节气白露。这是临安传统的打核桃日。这一天,7万临安人扛起竹竿、梯子,浩浩荡荡上山。

  这也是劳务大军迁徙的季节。每年都有3万多人,如候鸟般准时地从安徽、余杭、淳安等地赶来,加入到收获的队伍中。

  岛石镇,被誉为“中国山核桃第一镇”, 有山核桃林面积8.5万亩,这个只有近3万人口的山区小镇,每年都有1万多采摘山核桃的“候鸟们”在此聚集。今年,记者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和当地人一起迎接这一年中最辛苦、最喜悦的十天。

  刘家三兄妹

  临行前母亲摆了团圆宴

  9月7日下午,岛石镇茶亭村农民周新春在家门口来回踱步,不时向远方张望,等待着远方的来客。今年,他家的收成不错,约摸能采5000斤山核桃,一斤山核桃干子23元,近12万元对于这个山村家庭来说,是一年最期盼的收入。

  虽然长在自家的树上,但如果不赶在这几天打下来,山核桃就会自然脱落,按照习俗,落在地上的果子就不再是主人的了,各家各户都可以拾捡。5000斤的核桃的采摘量实在过于庞大,和往年一样,周新春喊来了四名帮工。

  “来了,来了。”傍晚时分,44岁的刘家强和他的兄弟、妹妹带着行李走进茶亭村。周新春笑着跑到家门外,上前跟他们一一握手,“一年不见,都没变啊……”

  这是刘家强第二次来周家打山核桃,他的哥哥刘家身,此前已为周家打了5年的山核桃。

  刘家兄妹来自安徽广德,那里也是山核桃的产地。今年他们先在家打核桃,前一天刚打完,就急匆匆地赶来了。

  刘家强说,出门前,家里特别吃了顿团圆饭。因为每年都会听到有人摔死摔伤,所以刘家的老妈妈在饭桌上也特意关照了三个儿子,要注意安全。这话不仅母亲要说一遍,老婆孩子也会千叮万嘱。

  出发前,刘家强为自己准备了两双帆布军鞋,至于洗漱用品、被褥,周新春早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

  危险的枝头抢着上

  弟弟:“哥哥,你已经是54岁的人了”

  第二天凌晨5点,山间的雾气还没散去,刘家兄妹早早就背着竹竿和梯子上山了。周家的这片山核桃林长在平坡上,相比一些悬崖峭壁边的山林,危险度降低不少。

  山上没有台阶,大家只能沿坡而上。在家爬惯了山路的刘家兄妹,登山时健步如飞,两三分钟就到了树下。

  采摘果子开始了。刘家强先架好梯子,顺着梯子攀延到了树叉上。细小的树叉很难承受人的重量,刘家强双手抱住树干,双腿夹住树干,不断蹬着树干借力往上挪。

  站在摇摆不定的树梢上,家强看着让人心悬。“家强,小心点,慢慢打啊。”树下的大哥用家乡话关照着。刘家强应一声,拿起竹竿就敲打了起来。

  刘家强说,打山核桃是个体力活,但也讲技巧,首先眼力要准,得看准山核桃果子,其次手法要刚中带柔,将它“摇”下来,而不能硬生生地猛打,如果打下发了芽的枝条,可能会影响到来年的收成呢。

  懂技巧还不一定都能上树。身材也是干活的条件,太魁梧,不仅不适合攀爬,还可能会压断树枝。不是常年在山上干活的人根本无法上树。

  中午11点,这片林子的果子已基本打完,只剩下了特别高大的几棵。这原本是老二家身负责的,但老三家强硬是不让哥哥上树,“哥,让我来吧,你别上去。”

  家强后来悄悄告诉我们,他还有个大哥,早已离世,而老二家身今天也已54岁,如今再也不能出个意外,否则老母亲肯定承受不了。

  傅友林:

  200元一天的活,想想还是划不来

  傅友林个子不高,还很精瘦,用他的话说这样的身材才适合站在山核桃树上。

  打完3棵山核桃树,他下来休息一下,却碰到了安徽宁国同村的老乡,“你也在这里啊,你帮哪家子啊?”说着,他掏出了雇主家送的“红双喜”,递了一根过去。

  “听说岛石镇上又有人摔伤了。”“是啊,那里的山比这里高多了,而且特别陡。”傅友林听了老乡的话点点头。他在临安做山核桃帮工七八年了,岛石镇的好几个村都去干过,自己虽然没出过事,但是摔伤甚至摔死的事听得多了,“有些人家的树,长在笔直的山上,看看都慌。”无法用语言形容,傅友林在我们面前比画了一下,这种活他不敢干,“现在上树打山核桃的工钱是180元一天,难打点的树200元,不过我们觉得就算200元也不值啊,太危险了。”就在前些天,一些帮工因为觉得划不来去别处打了。

  俞林妃:

  犒劳工人像过年

  同村的俞林妃家,山核桃更多,除了男主人,俞家还另雇了4个安徽工人,2个女人在下面捡山核桃,2个男人和男主人一起上树打山核桃。

  中午快12点了,俞林妃领着双胞胎女儿,推着手推车来送饭。车上一个尼龙袋里裹着一个大号的电饭锅,一瓶大可乐,一瓶茶水,其他的都是用深色塑料袋包着的碗和盘子。“怕饭菜冷了,所以就包一下。” 俞林妃笑呵呵地说。

  俞林妃的任务除了捡山核桃,就是照顾好这些帮工们的伙食。这个任务要是换了平时倒也轻松,但这几天不一样,“过年一样……”俞林妃想了想,觉得话不够分量,连忙说:“比过年还要忙,过年的时候还不用天天这么花心思做饭,而且时间短,这个可要忙上10来天。”

  红烧带鱼、排骨芋艿、南瓜炒目鱼,还有一大锅咸肉炖冬瓜和蔬菜,俞林妃像展览似地在一个路边的石墩上把菜一个个排出来,嘴里一个劲“谦虚”:“菜不好,菜不好”。

  半小时不到,男主人带着帮工们下来了,俞林妃觉得菜还不够,又喊住村里流动的卤味摊买了斤鸡爪子,这时俞林妃的婆婆也赶来招呼工人们了,不知道是出于礼貌还是村里的规矩,主人家就在边上候着,倒可乐,盛饭,一个劲劝吃菜,自己却要等工人们吃完再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亲历 A0003 小小山核桃 粒粒皆辛苦 2007-9-15 48257178002CE173482573550031D8BB[A1-娄炜栋≈A1-孙燕≈B1-鲁佳];钱江晚报a00032007-09-1500003;钱江晚报a00032007-09-1500018;钱江晚报a00032007-09-1500021;钱江晚报a00032007-09-15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