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各大高校纷纷开学,学生们或报到或返校,开始投入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家长们也要开始适应所谓的“空巢期”,孩子外出求学,就如小鸟离巢,留下夫妻二人面对空荡冷清的房子。失去了“孩子”这个生活重心,家长们该如何调适?
小张是宁波大学的新生,这是她19岁以来第一次离开绍兴外出独立生活。家里人似乎不那么放心她在异乡生活,尤其是爸爸,几乎每天都会打一个电话给女儿,最多的时候一礼拜有6个电话。小张说,这样的事情在同学中很普遍,与她同寝室的女生每天都会与妈妈“煲电话粥”,一聊就是好久。
蒋女士告诉笔者,她的孩子在宁波理工学院念大三了,已经两年过去了,她依然不太适应孩子不在家的状态。想着孩子要自己打理生活,自己买早饭,自己洗衣服,总是担心他没办法独立应付。蒋女士有个习惯,每晚都会给儿子寝室打电话,要是儿子不在寝室,就打他手机,非得找到人为止。
专家说,现在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儿女外出求学之后,家长们原本忙碌的生活突然闲了下来,自然会一时适应不了。这部分体现了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挂念,部分也折射出孩子离开后,爸爸妈妈生活中留下的是孤独和寂寞。
针对这种情况,绍兴市第七医院副院长、市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田国强说,家长的这种不安情绪在医学上被称为“分离性焦虑”,主要是因为亲人分离而引起的,表现为情绪波动、睡不好吃不香、人际关系紧张。
医生建议家长应该有一种正确的认知,20多岁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应该放心让其独立。对上面爸爸几乎每天打电话给女儿的例子,可采用“心理脱敏”疗法,逐步减少电话次数。家长们可以利用相对空闲的时间,多参加健康有益的体育、娱乐等活动,或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事业。
王家治 干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