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益平 陈聿敏) 打开电视,卖商务手机、手表、珠宝首饰……各种电视购物节目铺天盖地地袭来。这些东西质量到底怎么样,消费者已接受这样的销售模式了吗?昨天,省消保委公布了一份关于电视购物公信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40%的消费者认为电视购物不可信,认为可信的仅占18%,42%的消费者表示说不清。
据统计,被调查者中,有电视购物经历的仅占27%。在通过电视购物购买过的商品中,比例最大的是化妆品,占30%,其次是日用品、健身器材、电子产品、食品、首饰类。
“功能夸大、价格过高、质量不硬、售后不保,成电视购物存在的主要问题。”省消保委认为,电视购物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由于电视购物中的商品只能看,不能摸,消费者在购物时只能通过广告了解商品,难以对商品进行比较、鉴别、挑选。而一些经营者正是利用这点,他们借助直观形象的电视荧屏,利用消费者急于求成的心态,将产品功效极力夸大,诱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上当受骗。此外,产品价格高得离谱。消费者反映最强烈、各媒介曝光最频繁的,是电视直销高得离谱的价格。一只掌上封口机售价168元,一把多功能拖把售价198元,一把新式菜刀售价396元。仅仅这些小小的家庭用品价格就比市面价贵得离谱,更不用说那些大型商品了。
产品质量也不尽如人意。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大多是被电视宣传中的优质、高效所打动。由于电视直销的特殊性,给一些伪劣商品以电视直销之名粉墨登场、蒙骗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提供了可趁之机。还有一些公司直接购买了在国外制作的直销节目,名曰销售国外精品,实际在国内自找厂家制造,致使最后到消费者手里的许多产品是国内制造的仿制品。许多电视直销产品的外包装、标签和产地明显不符,产品质量也存在严重问题。产品出现问题后,由于没有售后保障,消费者难以维权。目前,国内除了几家大一点的电视购物公司出现经销公司的详细地址外,绝大多数电视购物节目是采取公布热线电话的办法,或者只公布公司名称的一部分。消费者如果想投诉,一般是无法见到经销商的工作人员,如要上法庭常常要很费力地查询公司名称和法人代表,大部分消费者只好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昨天,省消保委发出消费提示,若消费者选择此类购物方式,一定要事先掌握选购商品的相关信息,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盲目听信广告中绝对化的承诺;在接受异地消费前要辨识及确认商家的身份,尽量采用货到付款的购买方式,选择本地有代理或销售点的经销商;收货时应及时验货,商品存在瑕疵、损坏、功能不全等问题,应拒绝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