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新教育
3  4  
PDF 版
· 杭州籍高一学生免费读
· 各界商讨
规范汉语用语
· 中学生作文大赛启动
· 中秋节,别忘爹娘!
·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 90后蚂蚁搬家建博客
· 洋叔叔和我一起做月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微型调查结果:某高校最近一周收到父母包裹56个,学生给父母寄出包裹0个
一位邮递员提醒大学生:

中秋节,别忘爹娘!
  本报讯 中秋,对第一次出家远行来杭读书的大学新生来说,非比寻常。千里寄相思,父母是怎样惦记儿女,孩子又是怎样思念家人的呢?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城站杭州市邮政局投递管理部,希望通过邮包和两地书来读一读这颗心。投递员告诉记者,中秋节早已变成民工的节日,邮局里跑进跑出给家里寄钱、寄月饼的大多是民工兄弟。

  是不是由于现代通信的畅通,大学生用QQ、MSN、手机短信等与家人联系多了,而少有人再用传统的邮递工具呢?投递员们说,大学生也很会跑邮局,不过,他们跑的是两个节日:情人节和圣诞节。

  很少有学生往家寄月饼

  现场,杭州市邮政局以浙大城市学院和树人大学为调研对象,找出近一周的包裹投递单,发现浙大城市学院学生收到的包裹单是56件,树人大学学生收到的包裹单是19件,皆由家长寄给学生,而学生寄往家里的包裹为零。

  该邮政局投递管理部工作人员陈剑忠告诉记者,他干了30年投递工作,发现家长牵挂孩子的心越来越浓,而孩子对父母的感情表达却不那么多。

  老陈举例说,“如今还会有哪个大学生想到给家里寄月饼啊,如果有,那一定是特别孝顺的人。现在的大学生更热衷于在情人节给对方寄巧克力、寄糖果、寄小玩意;在圣诞节双方互寄贺卡,还要在卡内夹寄各种小礼物。”

  洋节邮件比中秋时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平时或是中秋节,校门口路边的邮筒足够大学生使用,而一到那两个“洋节”,邮政局要在校传达室设专人办理邮件业务,有时干脆把大布袋放在传达室,让学生直接把邮件投放在布袋里。“从下沙高教园区、从浙大紫金港回来,那可是大包大包地拖邮件啊,一趟车不够,再接着往返跑……”

  老陈希望记者通过报道转告大学生,寄邮件要规范,否则双方受损。他说,很多大学生喜欢在平信里夹寄各种东西,硬梆梆的有凹凸的有声响的超重的,都是不符合“普通平信”标准的。信件夹寄东西最好是用挂号信或办小型邮包,而寄人民币要填写汇款单。老陈说,挂号信是人工盖邮戳,不会损坏邮件;而平信是机器盖邮戳,很容易导致机器和邮件同时受损。还有,大学生寄邮件一定要有详细落款,什么“内详”、“浙大”、“杭电”之类的简语,让对方无人接收的邮件无处可退。

  中秋,给家里写封信吧!

  针对中秋节学生和家里“两地书”冷冷清清的现状,记者觉得高校学生组织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听惯了手机问候的家长,忽然有一天收到儿女花不足2元邮资(杭州市区8角、其余1.20元)寄来的家书,定会有一番惊喜。父母要的就是儿女的心意!

  中秋、国庆即将来临,记者了解到,很多外地学生并不打算回家。那么,当你和同学欢聚、品茶、游西湖、看电影、逛商场……的时候,千万别吝啬笔墨,记得给家里写几句话哦!月是故乡圆,最想念你的人是父母。

  本报记者 丁星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新教育 A0011 中秋节,别忘爹娘! 2007-9-22 48257178002CE1734825735D002FD527[A1-丁星云≈B1-陈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