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奇思妙语
· 无车的思维别刹车
· 考生的损失谁埋单
· 让“捂盘”者付出代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车的思维别刹车
□王旭东
  中国108城市22日首迎“无车日”。首次参与这一活动的我国108个城市,这一天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

  “欲速而不达”。每个月都有一天“无车日”恐怕不现实。然而,无车日虽已过去,“无车思维”却要延伸,不能随之而去。怎样赋予“无车日”更切实更久远的“意义”?“无车日”后,如何保障公交让百姓乐意乘、方便乘、习惯乘?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陈小鸿认为,“无车日”不是应景的任务,如果运动式地热闹一番之后一切照旧,那就背离了“无车日”求“变”的本意。

  体验过无车日的108个城市的市民,谁都不会满足于“一天的交通通畅”、“一天的空气清新”与“一天的节能效果”。如果盘点“无车日”的话,可谓收获颇丰: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数百人的生命和身体会幸免于交通事故伤害……显然,一年一天的无车日,解决不了城市的环保与节能,解决不了城市的拥挤与“车水马龙”。“无车日”所带来的利好,正是有车日所不具备的,正是有车日所期待的。盘点“无车日”,别忘了盘点无车日里“诞生”的新名词,比如,有关专家指出的“无车思维”等。

  上海社会学会会长邓伟志认为,“无车”不是要让时代倒退,而是要让社会逐渐形成“无车思维”,一种“路权公为先”的观念。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形成“放大公众,限制小众”的路权观念,这是“无车日”的根本意义所在。无车日已过去,公务车、私家车又可以无限制地行驶,有害气体的排放、拥挤、塞车将依旧。殊不知,有多少公务车的行驶不是为了公务,又有多少私家车缘于城市公交的不发达而购买。

  “无车思维”的延续、延伸不能“刹车”。一日之变,人们感同身受,随之而来的是期盼。无车日是一个引发反思的契机,一个无车有车两重天的对比。“公交优先”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战略性”任务,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考题”。正如有关人士认为的,如果百姓坐公交能够就近乘、很快达、坐得舒适、价格实惠,那么,不需要政府“推动”,老百姓自然被吸引。目前的现状是“公交优先”还没有落到实处,城市公交还不能满足市民出行之需。此外,公务车改革依然步履维艰,公车私用“非死不休”。在这一背景下,“无车思维”愈发显得宝贵和迫在眉睫。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02 无车的思维别刹车 □王旭东 2007-9-24 48257178002CE1734825735F0046E66A[B1-刘雪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