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古河新韵”展开画卷
· 石库门墙“千年不倒”
· 结对苦娃 爱心涌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石库门墙“千年不倒”
本报通讯员 王英翔 本报记者 余雯雯
  光绪六年(1880年)的冬天,浙江知府买下衙湾的十亩民地,建起了一个可容谷物四五万石的新粮仓——富义仓,共耗白银一万一千两。到了民国,粮仓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破坏,解放后变成了民居,抹掉了粮仓的模样。前两年又遭遇大火,杭州唯一保留的清代仓储建筑危在旦夕。今年的8月1日,富义仓遗址保护工程全面展开。

  近2个月后,再次踏进富义仓的大门,一排排仓储式厂房和厚厚的白墙印入了眼帘,仿佛又重新闻到了那浓浓的稻谷香。

  富义仓里

  悠远谷香

  正大门前寻粮仓四宝

  富义仓的正大门面对着河,东侧的河面上架着重新恢复的华光桥,河对岸是御碑亭。西侧是大运河,两岸游步道挂满了垂柳。正对河埠头的大门已经翻新了,从原来的红色变到了褐色,富义仓三个字的牌匾挂在了门上。听附近老人说,这里以前是一处歇脚亭,运粮工人们在这里遮阳蔽雨,喝点茶歇歇脚。

  到了大门口先别急着进去,带你找找这里的几件“古董”。这第一件古董藏得不容易找,你得到大门口东侧,站河边把身子稍微往外探一探,看到一块外凸的石头就是了。这石头上有孔,以前船只在这里抛锚就要栓在这块石头上,它的专业名称叫做“锚钩”。

  接着转过身来,再往门框上看,“富义仓9号”和“富义仓6号”的旧门牌告诉你这里曾经的规模。还有一处是藏在门匾的后面,上面有上世纪60年代留下来的几个大红字——“社会主义联合大院”。这四件正门口的“古董”见证了富义仓的风雨历程。

  粮仓内部新旧结合

  过了歇脚亭,从石拱门直入到了粮仓内部。右手边长长的木板房就是当年用来储存粮食的,数这一排保留得最好,足足有31米左右长,还带有雨廊。你可别“嫌弃”房子外的楼板色彩不一,一黄一黑交错着,其实这黑的就是原来的木板,黄的是新补上去的。就连廊柱也一样——下半截廊柱子腐烂了,就拿同材料的木头巧妙地接回去。因为要防潮、防霉,房子的楼板特地架空了80厘米,里面还洒上了石灰。踩着木台阶进门,就发现房子的梁架柱子就连窗户上的插销和门轴都是木头的,墙面上还有竹篾做通风口,真是原汁原味。

  如果要看当年储粮的大门,就得往西走,到5号、6号粮仓。这里的门是用一块块横木板排上去的。要放粮食了,就从最上头开始把门板一块块卸下来,倒进的谷子有多满,就用木板封到哪里。

  说起来,富义仓里的老古董可真不少。比如,北面和西面的石库门。北面的石库门上还有红色的斑驳,据说这里以前写了4个字,具体已模糊不清了。石库门屋檐的上沟头和滴水也是原来的。进了石库门,朝右看,就是一堵能见着泥巴和砖块的泥墙。听介绍,这个泥墙名叫“千年不倒”,顾名思义,泥墙的牢固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据说,造泥墙的手艺很特别,墙厚80公分,师傅是站在墙顶上一层层浇上去的。

  本报通讯员 王英翔

  本报记者 余雯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5 石库门墙“千年不倒” 本报通讯员 王英翔 本报记者 余雯雯 2007-9-29 钱江晚报a00052007-09-2900017;钱江晚报a00052007-09-2900018;钱江晚报a00052007-09-2900019;钱江晚报a00052007-09-2900020;04A6D953CDE0862848257364004882EA[A1-余雯雯≈B1-章晴];钱江晚报a00052007-09-29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