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博物馆里看“西湖”
· 景区南线
· 南门大桥上
忆峥嵘岁月
· 随手扔出玻璃瓶
砸中后面一辆车
· 新西溪首个公众日
依旧向杭州市民免费开放
· 众目睽睽之下
小偷把钱还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宁象战役的参战者
南门大桥上
忆峥嵘岁月

  讲述者档案:冯家余,安徽来安县人,1944年加入新四军,在解放宁海的战斗中,他是连队的宣传员。

  

  站在宁海县的南门大桥口,眼前这个风景宜人的地方一时很难让人和战争联系起来,而老战士冯家余,在回想几十年前的宁象战役时,解放宁海的那一刻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甚至因为积淀而更为珍贵。

  我们相约在老干部局里。年近八十的他居然在接到我的电话后,很快坐了一辆出租车过来。一件干净的白衬衣,一只黑色的布袋子装着一瓶自灌的白水,干净利落。冯家余随身携带小灵通,对我的问题对答如流,甚至会停顿下来关心地问一句:“我的话你能全听懂吗?”

  冯家余1944年加入新四军,5年后参加了解放宁海的战役,当时是连里的宣传员,谦虚地自称“小兵”。

  “我们在1949年7月5日这天解放宁海。”冯家余热情地邀记者战地重游,一路上还不断指点记者,这附近以前四周都是城墙。

  我们的谈话最终在桥上轻拂的微风中度过。“1949年7月4日那天,我们从天台过来,赶到宁海,其实那时敌人的大部队已经开始撤退,只剩下做掩护的小部队还在支撑。那时一营向东,占领白峤岭山头,占据高地,二三营则从南门进来。当时可没有这座大桥,7月天气比较热,少雨,水也没有现在深,我们都是铺着石块走过去的。”

  当晚7点到达宁海后,部队在11点左右就基本控制了整个宁海县城。“其实当时追的是对方的残余部队,也没有太强战斗力,所以这场仗不算特别激烈,很快歼灭了敌军,然后大家都倒在大街上睡大觉,那时候不敢惊动百姓呀,就一排躺着,到第二天上午10点多时敌方又有动静了,下午队伍往东去了力洋,最后一路追去了象山。”

  冯家余怀念往事的时候,南门大桥如平常一样车来车往,只是时不时会有车主向这位精神矍烁的老者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冯家余的思绪。

  “那一晚,红色信号弹从南、西、北三面升起,划破了沉寂的夜空。瞬时,攻城大军如猛虎直扑宁海城。王家祠堂、老祠堂浙保部,恶战连连,报捷声频……”

  说到这里,冯家余放慢了语速。他看着眼前的南门大桥,若有所思。桥下的堤坝都是新修成的,水中的拦水坝设计得很有线条感,一方面过滤水质,又可以当成过河的小桥,也许对于在边上戏水甚至钓鱼的居民来说,这是个天然景观,对当年渡河的战士们来说,这或许是他们不惜牺牲所要打出的美好明天。

  桥的另一头是宁海著名的徐霞客大道。 “就是那座山,我们的队伍当时往那边上去,占据高地。”老先生指着山头说,“那时候那座小塔就在了,也不知道它到底存在多少年了,不过树木可没有现在这么茂盛。”他熟练地报出自己当年所在部队的番号,并且对每一个地点的过去种种变化了如指掌。

  我知道,那段峥嵘岁月早就融入了老先生的生命。    

  离别时,冯家余执意不让送,独自坐上101路公交车回家,硬朗的身躯还保留着当年部队的良好作风。 曹婷婷 方敏

  史实链接

  1949年7月3日至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和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在象山半岛地区举行了宁象战役,歼敌2000余人,解放了宁海、象山两县,肃清了国民党在象山半岛的残余势力,粉碎了他们妄图以象山半岛为桥头堡的反攻美梦。

  ——引自《解放浙江大陆的最后一役》(宁波市委党史办、宁海县委党史办、象山县委党史办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5 南门大桥上
忆峥嵘岁月
2007-10-4 48257178002CE17348257369004816EC[A1-曹婷婷≈B1-葛晓娟];钱江晚报a00052007-10-0400019;钱江晚报a00052007-10-04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