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people·政要
3  4  
PDF 版
· 穆沙拉夫:为了宝座愿卸戎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穆沙拉夫:为了宝座愿卸戎装
》》》》》 本版稿件据新华社、解放日报
  巴基斯坦总统选举10月6日举行,根据当天的票数统计,穆沙拉夫已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由于巴最高法院将于17日对穆沙拉夫以总统和陆军参谋长的双重身份参选的合法性作出裁决,因此最终结果必须在裁决后公布。但如无意外,穆沙拉夫连任几乎已成定局。

  此前,穆沙拉夫多次重申,如果连任,将在宣誓就职前辞去军职。如果真如他所说,有着“天生军人”之称的穆沙拉夫,离脱下军装那天也已不远了。然而,把将军装形容为自己第二层皮肤的穆沙拉夫,真能舍下这伴随了他40多年的一身军装吗?

  穆沙拉夫要“正名”

  对于穆沙拉夫而言,此次选举有着特殊的意义。

  1999年10月,时任陆军参谋长的穆沙拉夫发动军事政变,解散了当时的谢里夫政府,接管了政权。巴基斯坦最高法院2000年5月裁定这起“军事接管”是“必要的行动”,承认了穆沙拉夫政府的合法性。2001年6月20日,穆沙拉夫发布政令,终止拉菲克·塔拉尔的总统职务,并于当天宣誓就任总统。2002年4月9日,穆沙拉夫发表了“2002年全民公决令”,宣布4月30日举行全民投票,决定他是否在10月议会大选后继续担任5年总统。最终,穆沙拉夫获得连任。很明显,穆沙拉夫此前并没有经历过议会民主选举的“锤炼”,这一点也成为其政权合法性的软肋,每每受到反对力量的诟病。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总统选举对穆沙拉夫“正名”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5日正式颁布名为“全国和解令”的和解协议。根据协议,穆沙拉夫将对贝·布托等前高官予以特赦,而贝·布托领导的人民党将不会抵制这次选举。这份协议的签署意味着穆沙拉夫为自己在6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上获胜赢得了一个重要筹码,为其与巴前总理贝·布托实现“权力分享”铺平了道路。

  由于这是8年来巴基斯坦国内的首次总统选举,因此注定会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舞台。不久前,数名反对党领导人以“总统兼任军职违宪”为由将穆沙拉夫诉至最高法院,同时还要求就穆沙拉夫是否具备总统竞选资格作出裁决。虽然这些诉求最终被最高法院驳回,但是反对党依然抓住“军装问题”不放,这已成为他们攻击穆沙拉夫的主要武器。

  在“军装问题”上,穆沙拉夫一直采取模糊战术。穆沙拉夫的律师曾作出表态,称如果穆沙拉夫连任成功就会脱去军装,如果失败就保留军职。后来,又有消息传出,穆沙拉夫任命了新三军情报局局长,有分析认为,此举暗示穆沙拉夫已选定了军职的接班人。而穆沙拉夫本人则在多个场合重申,如果自己当选总统,他将在11月15日本届总统任期届满前辞去军职。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军方在巴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穆沙拉夫在脱不脱军装问题上肯定会慎重考虑,即使穆沙拉夫辞去军职,也会保留自己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天生军人”平步青云

  穆沙拉夫1943年出生于印度新德里,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父亲为外交官,母亲曾在国际劳工组织工作。1947年,英国推行印巴分治方案,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沙拉夫一家西迁至现今的巴基斯坦卡拉奇。随后,穆沙拉夫的父亲在巴基斯坦驻土耳其使馆工作,穆沙拉夫又在安卡拉度过了宝贵的7年时光。在土耳其的7年,不但使穆沙拉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影响了穆沙拉夫一生的选择。在土耳其,穆沙拉夫十分崇拜“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并暗暗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宏图远志。不过,他母亲却幽默地认为,穆沙拉夫从军是因为他比其他两个兄弟学习成绩差,只好扔到军队里去锻炼。但是,穆沙拉夫从小就具有领导才能。他母亲佐赫拉回忆道:“他还是个孩子时,伙伴们要做什么事情,都要等他来了才开始。”

  穆沙拉夫念完中学后,就先后考入了巴基斯坦著名的军事院校——巴基斯坦军事学院和奎塔参谋指挥学院,并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此后,他开始了长期的军旅生涯。他参加过两次印巴战争,多次立功受奖。1990年,他到英国皇家防务研究学院进修并获硕士学位,其硕士毕业研究报告获得了该校校长的高度评价。回国后,穆沙拉夫平步青云,从少将、中将到1998年被时任总理的谢里夫任命为巴陆军参谋长并授予上将军衔。1999年9月,穆沙拉夫兼任巴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成为巴军队的最高领导者。但好景不长,穆沙拉夫很快就面临着一场决定其一生命运与前途的抉择和挑战。

  从军人向政治家转变

  刚当上军队最高领导者不久,穆沙拉夫就与当时的巴总理谢里夫的矛盾公开化。当时,围绕巴基斯坦的内政外交等各方面政策,军队与政府间存在重大分歧。而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冲突激化了政府与军队的矛盾。1999年10月12日下午5时30分,谢里夫乘穆沙拉夫出访斯里兰卡之际向全国宣布解除穆沙拉夫的所有军职。此时的穆沙拉夫正坐在从斯里兰卡飞回卡拉奇的飞机上,飞机准备降落卡拉奇机场时收到地面信息:禁止降落。同时,机场强迫飞机改变航线,飞往另外一个已布下陷阱的小飞机场。这时,全飞机上的乘客都惊慌失措,穆沙拉夫表现出了军人的沉着与勇敢,他利用飞机上的通讯设备,果断地向忠于他的部队下达了政变的命令。此后,飞机在卡拉奇上空不断地盘旋着。在飞机燃油还剩下只能维持最后7分钟的时刻,政变宣告成功,穆沙拉夫的军队占领了卡拉奇机场,载着穆沙拉夫的飞机平稳降落,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在穆沙拉夫的从容指挥下于数小时内完成。

  政变后,穆沙拉夫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知道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可以治天下。他文武兼举,开始了从军人向政治家的转变。一方面,他不断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为施展自己的抱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他推行“军人掌权,文官治理”策略和高举“反腐、良政”两杆大旗,积极消除腐败,振兴经济,赢取民心,巩固政权。

  政变不久,穆沙拉夫就组建了由清廉而有威望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文官政府,实行“军人掌权,文官治理”的策略,既保证了军队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又赢得了民心,树立了军政权的新形象。同时,穆沙拉夫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反贪局和国家重建局,积极推动经济振兴和反腐肃政。他还以身作则,为政清廉,率先公布自己和家人的财产。他对军队高级将领及其下属和亲属的要求与管教十分严格,军政权从未发生因经济腐败问题而导致的执政危机,这与民选政府时期的腐败成风,经济不振,政局不稳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穆沙拉夫执政几年,巴经济状况是多年来最好的,政局相对稳定,民众支持率达98%。

  

  游刃有余的外交家

  穆沙拉夫很推崇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决策时2/3靠分析和情报,1/3靠的是感觉。

  巴基斯坦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者占人口总数97%的国家,国内宗教势力十分强大。巴基斯坦也是当时世界上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三个国家之一。贝·布托执政时期的三军情报局局长巴巴尔还被称为“塔利班之父”,巴西部还居住着与阿富汗主体民族同血缘、同种族、同宗教的1800万普什图人。巴国内也有大批的拉登同情者和支持者。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9·11”事件发生后几个小时,穆沙拉夫凭着他的个人感觉,发表讲话,对恐怖分子表示谴责,对美国表示同情,这种迅速表态赢得了美国的信任和感激。随后几天,穆沙拉夫又做出两个重大决定:全力配合美国反恐,断绝与塔利班的任何关系。这两大决定可以说关系巴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使巴很快与美靠近,赢得了美国对其经济制裁的逐步取消,并开始获得美国大量援助和贷款。穆沙拉夫政权也得到美国的认可和支持。

  穆沙拉夫的果断决定客观上提升了巴的战略地位,改变了美国扶印压巴的南亚战略。无论从安全还是经济方面看,巴基斯坦都因为穆沙拉夫的果断决策而渡过了艰难的险滩。

  2004年初,有关巴基斯坦向外输出和泄漏核技术的消息逐步被证实,这对于刚刚趋暖的巴美关系来说,无疑又是一次严峻考验。关键时刻,穆沙拉夫又一次显示出了他作为军人的果敢与政治家的睿智。他丢卒保车,舍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得出所有的核泄漏都是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汗一手操作与政府无关的结论,并赢得了美国对此结论的认同。一场被外界猜测为可能是第二个朝核危机的巴核弹泄密事件就这样被穆沙拉夫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巧妙化解了。美巴关系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损害,两国反而加强了在防核扩散方面的合作。

  如今,面对恐怖分子的“反扑”,西方“反恐不力”的指责,“红色清真寺”事件的冲击,国内反对派的鼓噪……穆沙拉夫似乎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煎熬。作为一名军人,更是政治家、外交家的穆沙拉夫,又将如何走过这道难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people·政要 B0007 穆沙拉夫:为了宝座愿卸戎装 》》》》》 本版稿件据新华社、解放日报 2007-10-8 钱江晚报b00072007-10-0800009;48257178002CE1734825736C0046BFE5[A1-新华社稿≈B1-董立林];钱江晚报b00072007-10-0800012;钱江晚报b00072007-10-08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