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5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博客私底下的样子
· 没什么话的老朋友
· 留守男孩小刚的希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没什么话的老朋友
  ■戎国强

  

  有一首日本民歌叫《北国之春》,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词是:“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其实,这种情形不独是亲人,朋友之间也是,互相非常熟悉,也常常会相对少言、无言。

  我和建江也是这样,早些年,一起参加笔会,为了说话方便,还要求会务人员把我们安排在同一个房间。可是越往后,话越少。倒不是没有话说,而是因为互相太了解了,很多事情就无须多说,细说。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住处和他的出版社都在武林路上,走走也不过5分钟,但我们也不常碰面。他知道我常在哪张报纸的哪个版面上写文章。到时候他就会打个电话过来,说今天这篇文章不错,特别是哪一句写得特别精彩。当然,别人不一定这样看——这就是朋友的好处,他的偏爱会给你鼓励,给你自信,让你自以为是地继续写下去。建江自己出了什么书,会跑过来把书放在我楼下的信箱里(邮寄太慢),然后给我打个电话让我去取。十几年下来,我的书架上已经有建江写的30多本书了。

  有人把研究鲁迅称做“吃鲁迅饭”;建江则百分百是个吃“儿童饭”的:他编的少儿图书,几乎把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出版大奖拿了个遍;他写的书,寓言、童话创作已经被译介到国外,获得过与鲁迅奖、茅盾奖并列的中国文学最高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他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更是得到国际儿童文学界的高度评价,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赢得了声誉。

  人往往是缺什么羡慕什么。建江最令我自愧不如的,是他的毅力、专注和沉静。大约十六七年前,有一个中午,他爬上6楼来到我的蜗居,给我看一个提纲,让我给他提提意见——他准备写一本《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在此之前,还没有人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作过整体性的论述。显然,建江为自己的想法所激动。这个激动背后,是一种“使命感”。少年时期经历过文革,青年时期恰逢80年代精神盛宴的一代人,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历史站位。

  但是,令建江最骄傲的作品,还是女儿。前年,小雪考上了中戏的戏剧文学系,我想买一个MP3送给她。在数码港,我看到一个圆形的MP3,有纯黑的、玫瑰红的。我觉得简洁的造型配黑色最漂亮,但有些犹豫,毕竟是给小女孩用。但我又觉得小雪跟一般女孩不同,她应该会喜欢黑色的。我就打电话问她,喜欢哪一种。我的话还没说完,她已经在那头喊起来了“我要黑色的!”

  小雪去北京上学后,我和建江碰面,他对我谈得最多的就是小雪了。她的剧本啦,她导的DV作业啦,她老师的评价啦,她在《文学报》上的影评专栏啦……有一次碰面,看到建江的神色以及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样子,就知道又有让他激动的事情了。原来,因为学生宿舍不够,小雪刚进中戏时,和一个同学在校外自己花钱合租了一间房。不久,因为各方面表现出色,小雪获准住到校内的宿舍里去。这是很多同学都盼望的机会,主要还不是可以省下每月一笔租房的钱了,而是可以更多地感受学校的艺术氛围,对学习和创作有帮助。但是,小雪最后放弃了这个机会。她对父亲这样解释:“我走了,她(指合住的同学)不成了一个人了?而且她家境不是很好,我走了,她要一个人付全部的房租了。”

  “我们并没有跟她说过应该怎么做啊。”建江既欣慰,又有些意外——他忘了,有其父才有其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D0005 没什么话的老朋友 2007-10-11 48257178002CE1734825736F003F50C5[A1-戎国强≈B1-方时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