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和谐神州万里行(12)
3  4  
PDF 版
· 巴蜀大地双城记
· 成来渝往两城连心
· 新特区的新特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巴蜀大地双城记
成渝新特区为中国城乡统筹改革探路
■本报记者 陈进红 王天娇
  今年6月9日,成都、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又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反应最灵敏的股市,由此诞生了新的群体——成渝特区板块。自6月11日开始,重庆、成都的股票纷纷暴涨,部分品种出现了三四个涨停板。

  成渝新特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质,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有人预言成渝双核城市群将因此成为中国又一经济增长极,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同一片蓝天下,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和谐发展之路,才是更为恢宏的愿景。时隔两个多月,本报记者走进川渝大地,走进新巴蜀人家,与他们一起感受变革中的激越脉动。

  九龙坡区白释驿镇高峰寺村,谭维清一家——

  “土地流转让我从农民变居民”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试验区的政策如同风中的船工号子,穿越高楼林立的城市森林,很快向周边的农村四散开来。重庆九龙坡区白释驿镇高峰寺村的谭维清一家人正在老房子前做最后的告别,再过几天,他们要搬到镇里统一建造的居民公寓楼里去了。住到卫生、整洁、漂亮的小区里,就是个正牌的城里人了。

  站在自己的老屋前,谭维清老人目光所及都是那么熟悉:“马上要搬到镇上去了,还有一点舍不得。”

  老人对老屋的留恋是真实的,然而,城里的生活更让他向往。“试验区”、“新特区”,不管哪种称法,老人家对这些时髦词汇都不清楚。但从上个月村头贴出来的“土地流转”通知,他知道这个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子里要发生大事了。贴了大半个墙、盖了红印章的纸上,写着每家每户分到的钱和股份。

  改革必然先要有试水者,当“新特区”花落重庆之后,重庆九龙坡区成了试验的先行者。九龙坡区城乡统筹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已颁布的政策包括:在当地拥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且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可直接转为九龙坡区城镇居民户口,在子女入学、就业扶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生活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相同的待遇。经土地流转腾出的土地将被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而政府向农民提供三种补贴:定向划地新建集中居住区、一次性货币补贴以及廉租房。

  “活了大半辈子,我现在从农民要变成居民了。”做一个城里人,对65岁的谭维清老人来说是一件很光鲜的事,更何况每个月还能拿到210元的社保。不用再指望着老天爷给饭吃,而是像城里人那样悠闲度日,这实在是晚年最大的安慰。谭维清老人这次用自己的宅基地在镇上换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多出的部分自己支付了4万元。

  谭维清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谭勇在白释驿镇开大货车,二儿子谭家利和三儿子谭家富都在镇上帮人做些零工。家里三代人,目前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还保留着农民的身份,孙子辈都统一农转非,每个孩子由村里一次性支付27600元后成为城镇居民。而三个儿子和媳妇虽然仍是农民身份,但他们各自用自己的宅基地换来了镇上的居民房。对于耕地,每天去料理已经不大可能。

  谭维清和村民们经土地流转腾出的土地将被置换为统一管理出租或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设用地。按照规定,一亩承包地一年的租金是1350元,谭维清全家人共出租7亩土地,一年租金是9450元,这笔钱完全可以支付三个孙子在镇上的中心小学上学,以及平常开支的费用。

  红砂村村民,林德荣——

  和梅家坞比试的花香农居

  就在重庆高峰寺村村民谭维清一家憧憬着新生活的时候,成都近郊红砂村的村民坐拥着“国家AAAA风景区”,在这个被成功打造为中国城乡统筹试验的样板村里,接待着一批批来参观的访客。红砂村的声名鹊起,与2003年以来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脚步如影随形。“花香农居是锦江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块‘试验田’。”红砂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包贵平说。

  按照城市规划,红砂村地处城东通风口,是城市绿肺,不能作为建设用地,锦江区政府敏锐地看到了花卉种植传统背后的观光农业潜力。在不征地、不拆迁的情况下,锦江区以政府补贴的形式支持红砂村农房改造,并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权流转,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1岁的村民林德荣是参与土地流转和农房改造的先行者与受益者。他将近3亩地托管给村上的土地流转中心,每年按1500元/亩收取土地租金。而他家以前种玫瑰花,他上午到城里卖水果,下午就在地里伺弄花田,一亩地一年辛苦下来收入不到1500元。

  在政府补贴80%资金的利好倡议下,林德荣将自家的老房改造成了仿川西民居建筑。他成了村里首批农家乐老板,他给自己的农家乐想好了五六个名字,最后定下来叫“好日子”。正在说话的工夫,一个小伙子在房里喊:“老板,周日有人定位子。”林德荣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雇了两个小工,厨师是自家亲戚帮忙。”

  寄予美好希望的名字最终给他带来了好日子,他的“好日子”开业至今,每年给他带来两三万元的纯收入。这个有心的农民还留下了一本杭州农家乐探访笔记,原来他8月份刚刚参加了锦江区就业局组织的考察团,“这次考察就是看看有没有差距。”翻开本子,我们看到他写下的一首诗:“梅家坞茶香四方,西湖龙井美名扬,山峦叠嶂好风光,休闲度假人向往。”“梅家坞和我们的模式虽有不同,但一样都让我们农民看到了好日子。”林德荣说。

  经过市场之手的梳理,红砂村农家乐由当初的上百家,整理为现存的93家。其中三分之二的老板换成了外来人。一幢花乡农居一年租金两三万元,本地村民很愿意拿着这笔钱进城租房。

  2006年,红砂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7850元。而这一年,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入才4925元,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730元,红砂村人与城里人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和谐神州万里行(12) A0014 巴蜀大地双城记 ■本报记者 陈进红 王天娇 2007-10-11 钱江晚报a00142007-10-1100017;48257178002CE17348257356002E874B[A1-王天娇≈B1-王天娇];钱江晚报a00142007-10-11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