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4版:天下·焦点
3  4  
PDF 版
· 法国伊核立场缘何转硬
· 法国伊朗近期交锋
· 法俄关系上演变奏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改昔日温和作风 访俄大对伊朗施压
法国伊核立场缘何转硬
  法国总统萨科齐日前访问了俄罗斯,访问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争取俄罗斯的支持,在核问题上加大对伊朗的国际压力。这是法国在伊朗核问题上态度由“软”变“硬”的又一表现。

  对于伊朗核问题,前总统希拉克领导的法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政治途径加以解决,并且支持欧盟三驾马车与伊朗谈判。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法国始终态度温和,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论或行动。然而,新总统萨科齐上台后,法国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变得逐渐强硬起来。个中原因何在?

  激烈言辞引起关注

  萨科齐及法国外长在公开场合的一些言辞明显反映了法国外交立场的新变化。

  萨科齐9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特别强调,解决伊朗核问题必须采取“强硬和对话”两手。他明确表示,“伊朗拥有核武器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并且要求伊朗“立即开始与欧美进行严肃的谈判”,“以避免一个灾难性的选择:伊朗拥有核弹,或伊朗自己挨炸!”

  法国外交部长库什内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甚至表示,国际社会应为伊朗核问题做“最坏打算”,而“最坏(的可能)就是战争”。库什内还表示,除了在联合国范围内(对伊朗)实施严厉的制裁之外,欧盟也应该采取“额外的制裁”,其中包括要求欧盟成员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减少或者停止在伊朗的投资。

  萨科齐和库什内就伊朗核问题的表态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人们突然意识到,萨科齐已一改希拉克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温和做法”,变得强硬以来。分析人士指出,法国外交政策发生变化不是偶然的。

  与希拉克时代“决裂”

  今年5月萨科齐就任法国总统,他领导的人民运动联盟此后占据了议会多数席位,这位雄心勃勃的“强势”总统不甘寂寞,在内政外交上决心与希拉克时代“决裂”,先后在欧盟未来、法美关系、伊拉克战争、阿富汗局势、中东和平进程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上提出了有别于前任的政策方针。

  萨科齐8月27日召开驻外使节会议,勾画出带有自己鲜明色彩的新外交蓝图。萨科齐表示绝不接受一个“核武装的伊朗”,同时不顾与阿拉伯国家的紧密关系而强调与以色列的“友好关系”。

  针对俄罗斯,萨科齐也一改希拉克时期的温和作风,警告俄政府不要利用能源实施“野蛮行为”。法国对伊朗核问题立场的调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调整同美国的关系

  法国强化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改善同美国关系的考虑。目前,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进退两难,政治解决遥遥无期,动用武力又顾虑重重,因此意欲与法国等欧盟国家合作,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在这种情势下,法国主动对伊朗施压,这显然有助于修复因伊拉克战争而受损的法美关系。

  今年8月,库什内对巴格达进行了一次“出人意料”的访问,这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法国高官第一次踏上伊拉克国土。这不仅是法国重返伊拉克的重大举措,也折射出法国希望同美国改善双边关系的强烈愿望。

  1966年戴高乐任总统期间,法国执意退出北约军事机构,这是法国反对美国霸权政策、实行独立自主政策的标志性事件。最近,法国重返北约军事机构问题有了新进展。9月23日,萨科齐接受美国媒体记者采访时首次明确表示,一旦美国接受欧洲享有独立防务和法国在北约指挥架构中居于“最高级别”的条件得以满足,法国将重返北约军事机构。

  维护本国外交利益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由于法国采取反战立场,法美关系持续紧张。萨科齐上台后感到,如果受到美国掣肘,法国很难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因此,分析人士指出,萨科齐一上台就积极推行改善同美国关系的政策,不仅是为了改善法美关系,更是为了借助美国,使法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萨科齐政府在核问题上之所以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对本国基本利益的考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法国与伊朗在包括黎巴嫩问题在内的中东许多问题上历来存在分歧。法国在黎巴嫩拥有传统利益,库什内曾多次造访黎巴嫩,但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却同黎巴嫩政府始终采取不合作态度。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天下·焦点 C0004 法国伊核立场缘何转硬 2007-10-12 钱江晚报c00042007-10-1200018;48257178002CE17348257371004500BF[A1-新华社稿≈B1-金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