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小街“读报角” 打开一扇窗
· 加油站员工
穿旱冰鞋跑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台州老人七年花三四千元买报纸供人阅览——
小街“读报角” 打开一扇窗
  ■本报通讯员 陈林聪

  

  本报讯 台州路桥区田洋街有一位叫翁才德的75岁老人,从2000年开始,每天早上6点多到报刊亭买报,看完后再把报纸贴在自家杂货店门口,供顾客和路人阅览。老人的举动还带动了家人,而今,他的妻儿也加入了他的行列。  

  昨天一大早,在路桥田洋街的一个小弄堂,翁才德将《环球时报》、《浙江日报》、《台州晚报》等几份报纸,一份份整整齐齐地贴在杂货店外的门板上,立即有几位老人踱过来浏览报纸,还有几位年轻人也边吃包子边看报。

  这就是翁才德风雨无阻的“读报角”,虽然破败简陋,但是,7年来,这里如同一个窗口,给来来往往的人带去信息、欢乐和外面的风景。

  “门板阅报栏”读者真不少

  2000年,翁才德退休后,和老伴在田洋街上开了家小杂货店,平时爱看报的他,习惯于每天到报亭里买份报纸。

  小杂货店生意不错,细心的翁才德发现一些顾客买完东西后,还会拿起他放在一边的报纸瞄几眼。

  “报纸一看完就扔太可惜了,要是留给来店里买东西的顾客看,不仅充分利用了报纸,说不定顾客也喜欢。”第二天,翁才德就从家里搬来一块旧木板放在店门口,把自己看过的报纸用浆糊贴在上面,供邻居和顾客阅览。

  就这样,一个简陋的“读报角”诞生了。

  “我就很惊讶,报纸一贴出去居然能吸引那么多人来看。”见自己的“读报角”这么受欢迎,翁才德乐得像个孩子,便把更多的心血花在上面。

  每天早上6点,不管刮风下雨,翁才德都要赶到几里外的报刊亭买报纸,回来看完后,他便挑选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版面贴在阅报栏里。为了方便晚上来读报的人,翁才德还在小店的屋檐下装了一盏灯。

  几年来,翁才德买的报纸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考虑到巷子比较狭窄,他又从家里搬来了桌子、凳子,放在店东面的简易棚里。冬天,他还用木板把小角落围起来,以挡御寒风。

  小小“读报角”不仅吸引了街坊邻居,附近打工的民工有时也跑来看报纸。

  病床上爬起去买报

  翁才德的老伴蔡阿婆说,刚开始,她看到老伴每天早上忙忙碌碌,买报、贴报、整理,杂货店的事有时都顾不上,心里不免有些埋怨。

  “读报角”开起来的第一个冬天,翁才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买报纸,蔡阿婆心疼了:“别贴报纸了,当心身体。”翁才德说:“你看大家都这么喜欢读报,不贴大家会失望的。”

  有一次,翁才德病了,不能起床去买报,当天的“读报角”没贴报,一位民工问蔡阿婆:“阿婆,今天的报纸怎么没贴啊?我特地跑来看报纸的。”中午回家做饭,蔡阿婆和翁才德聊起这事,躺在床上的翁才德急了,立即起床,匆匆赶到报亭,买回了当天的报纸,赶到小店把报纸贴到了“读报角”上。 

  “看到大伙儿这么爱看报纸,我觉得老伴做的事挺有意义。”后来,帮老伴整理报纸就成了蔡阿婆每天的工作。

  “那个站着看报纸的是我们儿子。”翁才德指着路边一个正在看报的高个子说:“现在他们的儿子也喜欢看翁才德挑选的新闻,每天都不落,有时还帮忙一起买报纸。”

  “这笔钱花得值”

  翁才德的读报角培养了一批忠实读者,田洋街上的居民小孙每天一起床就直奔这里,先看上个把小时的报纸,再回家吃早饭。每天如此,有时翁才德的报纸还没买过来,他就候在小店门口了。

  “像我这样的老人,没有什么其他的嗜好,不玩牌、不搓麻将,我们大伙都喜欢来这里看看报纸、聊聊天,把读报当作乐趣了。”常客老张说,自从翁才德的“读报角”创办以来,他的生活找到了新乐子。

  为了办这个读报角,翁才德几年来用在买报纸上的钱已有三四千元,这笔钱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翁才德说:“这钱花得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13 小街“读报角” 打开一扇窗 2007-10-17 7B46FF65B94ED5CE48257376004C594F[B1-苗丽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