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民生
3  4  
PDF 版
· 大学生当兵 开“绿色通道”
· 说说心里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0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夜班“的哥”
说说心里话
  ■本报记者 孙晶晶

  

  夜班“的哥”是这个城市中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狭小的车厢即是他们的工作空间,听广播则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乐趣。连日来,记者走近这群城市的“夜行者”,倾听他们在夜幕下的故事(详见本报昨日A5版)。

  昨天,很多夜班“的哥”看到报道后,感同身受,纷纷打进本报热线,倾诉心声。

  渴望乘客多点理解和尊重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夜班“的哥”被乘客骂了,不敢还口,被无理的乘客打了,不敢还手。每个司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一份理解和尊重。

  夜班“的哥”郑师傅打来电话诉苦:有一次,他在酒吧门口接了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穿着体面,身上一股酒味,一上车就点了根烟。

  郑师傅提醒男子,车上开着空调,可没等他把话说完,男子就凶了起来:“我抽根烟又怎样?”他实在忍受不了,只好稍稍摇下自己边上的窗户。

  谁知这个时候,乘客又故意责难不让他开窗,甚至脱下鞋子,把两只脚重重地放在了车子的前台上。等到了目的地,掏出5块钱往车上一丢,男子便扬长而去了。

  那次,郑师傅心里委屈极了。“其实,我只想安安耽耽开车赚点钱。司机这个工作虽说是服务性行业,但并不低人一等啊,我们也需要理解和尊重。”

  交纳养老和医疗保险

  “的哥”王瑞清是德清人,在杭州开夜班出租车已有9年。他打电话说,外地司机最大的困扰就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得不到保障。

  “由于异地社会保险关系转换的制约,我们这些没有杭州户口的司机如果找不到单位签合同,就算有钱,也交不上保险。”他叹了口气说,他今年已经40岁了,开了这么多年出租车,落下了一身职业病。

  “前段时间,我身体不舒服,光去医院检查,就花了八九百元。没有医疗保险,一分钱都不能报。”王瑞清说,再开几年车,身上的毛病会越来越多,这几年好不容易赚的钱都要看病去了。他希望,外地“的哥”们能早日交上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希望服务中心通宵开放

  今年9月份,杭州市政府提出将划拨土地和资金,在城市北部和西部建设2个出租车综合服务中心,用于出租车司机停靠休息,为的哥的姐们创造良好休息环境,解决他们吃饭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并利用公交场站白天空闲的时间差,适时对出租车开放。

  浙AT9883夜班“的哥”杨师傅打来电话说,他希望将来的出租车综合服务中心能够24小时通宵开放,为他们准备一顿热饭热菜,因为开晚班,想要吃顿舒心饭实在太难了。

  杨师傅说,晚班司机一般都是睡到下午三四点起床,刚起床,不太吃得下东西,基本上都要过了晚高峰再去吃饭。晚上吃饭的地方虽然不少,但大多数地方都是炒菜的夜宵店,夜班司机浪费不起这个时间,也不想花这么多钱。

  “24小时快餐店只有火车东站那边一家。如果我做生意去城西或者城北,是不可能再特意赶到火车东站去吃饭的,要是服务中心能够通宵营业,准备一点快餐,那我就不用老是吃兰州拉面和炒粉干了。”杨师傅笑着说。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民生 A0011 说说心里话 2007-10-25 48257178002CE1734825737E0040205E[A1-孙晶晶≈B1-朱成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