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嫦娥奔月·西昌见证
3  4  
PDF 版
· ●走25天后才开始工作
●一元电阻升天成本变一万
●设计了84个应急措施
●撞击月球是最理想的结果
· 长三甲“大力士”携飞“嫦娥”
· “嫦娥”瞄准四大科学目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长三甲“大力士”携飞“嫦娥”
本报记者专访火箭专家刘燕生
  昨日18:05分,当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壮美腾飞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前总体部专家刘燕生,难掩心中的激动:“我们的火箭终于可发射深空探测卫星了!”

  此次携嫦娥飞天的是长征系列火箭。刘燕生介绍,嫦娥一号卫星是目前我国所发射的卫星中到达地最远的一颗,对火箭的推力以及姿态控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选用大推力火箭先将它送入地球同步椭圆轨道。专家们经过对长征系列火箭严格的可行性分析,最终选定了“长征”火箭家族中运载能力较强、发射成功率最高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来承担这次发射。在我国的3个航天发射场中,只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备发射长征三号甲等大推力火箭的能力。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这一重任。

  刘燕生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前50次发射用了28年,而第50次到第100次仅用了9年。从几年一发到一年几发、十几发,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与火箭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刘燕生自豪地透露,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已经突破了总体技术、无毒无污染火箭推进技术、大直径箭体结构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长征”家族再添新成员指日可待,将实现无毒、无污染、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发展。

  日前,刘燕生带着本报记者参观位于北京南郊中华航天博物馆,已先睹了“长三甲”火箭的雄姿。本报记者 徐澜 沈伟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嫦娥奔月·西昌见证 A0014 长三甲“大力士”携飞“嫦娥” 2007-10-25 48257178002CE173482573580047137A[A1-董旭明≈B1-朱国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