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玩玉器,是因为玉和其他收藏大项如瓷器、书画相比,收藏的乐趣毫不逊色,而玩的兴味要更足一些。”吴瑞庆笑着说,“比如瓷器,来个雍正清花,你每次把玩还得戴上手套,小心翼翼,万一磕了碰了都不得了,我圈子里有朋友每次拿出瓷器把玩都得跑床上去,以防万一。书画呢,你挂在墙上怕别人惦记,搁在柜里又担心发霉,麻烦。玉器相比就好多了,可以随身带着,想到了就盘玩几下,不像瓷器书画那样只可远观。”
吴瑞庆刚开始涉足玉器,玩的是明清的“新玉”,“明清的玉器雅致、精巧,但玩得久了,就觉得气度不行,即使是乾隆最喜欢的那些白玉山子,个头是大,但是样子多少显得有些雕琢之气,所以我才一路往上玩,之后就迷上了古朴的古玉,一发不可收拾。”
新玉,特别是和田玉,讲究的是玉质,要白、要润,最好带皮,其实在以前,很多是相反的,比如战国时候人们喜欢青玉,要说难得,其实黄玉更加珍贵。在以前,玉一直是被贵族垄断的,在很多朝代,如果普通老百姓手上有块玉,但是又说不出来历,是要杀头的。吴瑞庆谈起玉,很自然地就会神采飞扬:“前几年考古的时候挖到一个汉代的古墓,盗洞不少,但是奇怪的是里面金银财宝都没了,只留下满地的玉器。汉代流行厚葬,一般陪葬的玉器都是上品,盗墓的怎么会不要呢?考证的结果发现这个墓其实在下葬不久就被盗了,但是当时玉器是不能流通的,不像金银一样是硬通货,所以盗墓的也就没拿。”
“古玉,和新玉最大的不同除了雕工古拙大气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沁。在地下千年所留下的这些水沁、土沁和水银沁……让古玉显得五彩斑斓,和新的和田玉完全是两种感觉。”吴瑞庆介绍说,“盘玉的人,最后总是喜欢盘古玉,因为一日有一日的变化,一日有一日的心情。有一次,我收到一个古玉璧,汉代的东西,土沁很厉害,整块玉上几乎都是浆,半边接近石化。拿到这样的古玉,不能急盘,要先放进清水里,半个小时之后,古玉会吐出一层很滑的黏液,摸上去像是泥鳅。拿出来风干,再浸。这样数天之后,玉器的一些杂质就会吐掉,之后再开始盘。玩古玉不能急,要慢慢来,总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夫,古玉的本色才会显示出来,圈子里这叫‘羽化’,所以盘古玉是件修身养性的事,这大概也是国内这些玩玉的大家都比较长寿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