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湖畔风月
3  4  
PDF 版
· 北风起,桂花如雨飘落
· 北山路上,和麦家一起找“裘庄”
· 北风起,蒲公英漫天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继《暗算》之后,麦家再推《风声》,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杭州
昨天回故乡签售的他,带着记者玩起了寻找游戏——

北山路上,和麦家一起找“裘庄”
  本报讯 60多年前,西湖边一幢豪华别墅里,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特工传奇。60多年后,著名作家麦家把这一段湮没在历史深处的旧事打磨润色,收入了新作《风声》中。昨日,麦家携《风声》回到西子湖畔的晓风书屋签售,并与记者们一起到北山路上寻找《风声》中的故事发生地裘庄。

  这部被称为“《暗算》第二部”的长篇悬疑小说,还未上市就引起轰动——先是爆出百万版税签约;后又被号称“中国文学第一刊”的《人民文学》选中,破天荒地58年来首次整本刊出;目前其影视改编权被32家影视公司争抢,版权已经超过百万。

  北山路上麦家神秘的微笑

  《风声》的故事发生于1941年的杭州西湖畔。伪国民政府的四名特工奉命住进一幢神秘豪宅,破译密电。日伪的情报机构发觉有共产党的卧底“老鬼”潜伏在四人中间,于是将四人软禁,想尽办法逼“老鬼”现身。而 “老鬼”一方面掩盖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仍要在无数耳目监视之下送出情报。

  西湖边的这幢别墅究竟现在何处,麦家在《风声》中作了点点滴滴的暗示,试图挑战读者特别是杭州读者的好奇心。昨天,面对好奇的读者,麦家与大家一同漫步北山路,寻找故事的发生地——裘庄。

  麦家是富阳人,在创作《风声》时,为了摸清裘庄的里里外外,他特意在新新饭店住了6天。“这里特别美,”沿着北山路走到香格里拉饭店时,麦家才说,“但对不熟悉的人来说,就像迷宫一样。”对粉丝和记者们七嘴八舌的猜测,麦家面带神秘的微笑,却始终保持沉默。

  直到行至岳庙,麦家才说:“两幢面对面的高楼,楼前有三进的古院,这里附近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就对了。”大家猜到了裘庄就在香格里拉饭店中,麦家默认了,“当时这一带有六个庄院,具体在哪,还是让读者继续猜吧!”    

  手表后的编号就是我家的电话

  麦家打扮得很朴素,唯有佩戴的手表是登喜路限量版,表面上有密密麻麻好几圈数字。“对数字特别敏感的我来说,这只手表简直就是在考验我,因此在香港看到它我就买下了。表后的编号正巧是我家的电话号码。”其经纪人说,麦家确实对数字过目不忘,11位的手机号码,只要给他打过一次,他就能记住。

  而麦家之所以能写情报小说,也与其本身的经历有关。他17岁时考入解放军工程学院,之后从事的就是与情报有关的工作,因此,情报工作于他来说是有专业水平的。而麦家的理科确实是好到不一般的地步:高考数学100分,物理98分,而语文倒只有60分。

  “生活大于虚构。”虽然新作与《暗算》题材相似,但麦家称,《暗算》与《风声》是假李逵遇到了真李逵,创作《风声》是自己中了六合彩。原来,《暗算》完成后,一位上海教授特地找到了麦家,讲述了他身为特工的父亲的经历,竟然与《暗算》中虚构的“捕风者”的故事不谋而合。但真实的经历比《暗算》更加精彩,促使麦家完成了这部完全颠覆之作《风声》。

  32家公司争夺新书影视改编权

  2006年,由《暗算》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红极一时,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荧屏热点。新作《风声》来势更为凶猛,上市仅一周时间,就吸引了32家影视公司前来接洽影视改编权,其中,开价超过百万的已有四五家。麦家心中虽然已经初定了一家,仍然按“权”不动。他说:“价格已经不重要了,我看中的是他们报上来的方案,对作品的理解,请什么级别的导演和演员,我希望能拍出原著的味道,取得成功。”

  但麦家表示,他不会亲手操刀编剧,因为作为编剧,他的价码已经升至5万元一集,对影视公司来说,请他编剧,意味着又要多支付100多万元,负担过重。“可能到时会让我请一位编剧来改编,这样我可以把我的想法端给他。”                本报记者 陈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湖畔风月 D0002 北山路上,和麦家一起找“裘庄” 2007-10-30 48257178002CE173482573830031D34A[A1-陈桔≈B1-杨霞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