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天中午11时,修葺一新的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将驶离上海,开始为期5个月的第24次南极科考。
从今年3月开始,“雪龙”号经历了近8个月时间的大修。记者昨天中午来到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在离码头一百米远处,就看到了焕然一新的“雪龙”号。这艘1993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告别了它一直固有的黑白色外衣,如今呈现在眼前的是鲜艳的红色。
本次南极科考共有148名队员,其中有一位相当年轻的队员,是来自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博士生崔祥斌。26岁的崔祥斌目前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工作,他将作为本次科考的“突击队员”,深入到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冰穹A”进行考察。
从明天开始,崔祥斌就将写下自己的南极科考日志,他还将为本报撰写他的南极科考博客。
最“豪华”的科考轮船
昨天中午,科考队员开始陆续登上“雪龙”号,他们带着喜悦的表情,穿越过一层又一层的船甲板,从船长的驾驶舱、科考的实验室、队员的卧舱,不少已经参加过三四次科考的队员们感叹地说:“这将是一次‘豪华’的科考,仪器设备、生活设施都更先进了。”
记者在驾驶舱里遇到了此次科考船船长沈权,他曾先后10次赴南极、1次赴北极科考。沈权带着记者参观360度全视野驾驶操作台,他说:“修整后的‘雪龙’提升了“眼力”,更新了全部航行设备及驾控台,增设电子海图、铱星电话系统等,它们像‘千里眼’为考察船指明前进方向,而且新的CCTV视频监视系统则能时时看清船体状况。其次是实验室从原本的200多平方米扩大到了500多平方米。”据悉,本次“雪龙”号大修耗资2亿元左右。
最家庭化的生活空间
每一位登船的科考队员首先领到的是一套生活用品,一把门钥匙,长达5个月的科考生活需要更家庭化的生活空间。
记者经过一层又一层如迷宫般复杂的队员生活舱,其中有两人房间,也有三人房间,其基本设施就像是一个经济型旅馆。房间里有一张写字台、一个组合柜,提供上互联网的接口,还有可转换的电源插头;卫生间的标准似乎更高一些,有独立的洗脸池、坐便器和淋浴笼头。如果要说到有一些生活难处,可能就是八九十厘米宽的床实在是偏小,许多个头高大的科考队员可能都很难翻身。
最期待的科考目标冰穹A
26岁的崔祥斌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科考队员,因为他承担的冰雷达探测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本次科考在冰穹A取得的成果。
2005年1月,我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此次,崔祥斌和其他16位“内陆队员”要在冰穹A进行5项重要的科学考察。
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室主任孙波介绍,2007年~2008年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我国科学家提出的“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考察计划”(又称“熊猫”计划),被选为核心科学计划。崔祥斌等17名内陆科考队员,将乘坐5辆雪地车长驱直入1200千米,直到南极最高点“冰穹A”,寻找超过150万年的古老冰体。
此外,本次科考还将完成修建中国第一座极地天文台的使命。
最古典旅途书籍《牡丹亭》
漫长的两个月旅程,每位科考队员都会带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当记者问起崔祥斌的阅读爱好时,他说:“自己带的书不多,有《牡丹亭》、《莱蒙托夫全集》、《曹操评传》等。”崔祥斌在此次内陆科考中要承担“科考日志”的撰写工作,就是要将每个人当天的研究情况详细记载下来,为以后的若干次科考积累起素材和经验。
“我们将遇见罕见的极昼天气,连续50多天,没有黑夜,只有白天……”崔祥斌在自己的博客上已经进行一些非常动人的表述。
崔祥斌在本次科考旅途中,将为本报撰写他的科考博客,记录最真实感受。
本报记者 沈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