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5版:科教·发现新闻
3  4  
PDF 版
· 美日科学家造出人体“万能细胞”
· 四成参与者预期不切实际
· 新机器人,
能够与人协同工作
· 空间站宇航员太空行走
为“和谐”舱配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需克隆,用皮肤细胞改造成干细胞
美日科学家造出人体“万能细胞”
  学界评价:以一种简单方式制造干细胞,任何人身上的组织标本均能培育出任何组织器官

  美国和日本研究人员20日分别发表论文,宣布成功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

  学界评价这一突破为生物科学的里程碑,同时可能意味着风靡一时的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退出舞台。

  权威杂志分别发表论文

  美日科学家“同时撞线”

  美日两国研究小组20日分别在两家权威科学杂志发表相关研究报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詹姆斯·汤姆森实验室的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而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领导的研究小组把报告发表在《细胞》杂志。

  美联社科技记者马尔科姆·利特戏称这是“同时撞线”。5个月前,研究人员宣布在实验鼠身上获得类似研究成果,此后,双方开始在人体皮肤细胞改造上展开“较量”。

  两个小组的研究方法和原理大同小异。山中伸弥研究小组从一名36岁女性的脸部提取了科学家称为纤维原细胞的皮肤细胞。詹姆斯·汤姆森实验室的皮肤细胞来自一名新生儿的阴茎包皮。

  研究人员然后借助逆转录酶病毒为载体,把4种基因注入皮肤细胞。这些特定基因能够“重组”皮肤细胞的基因,从而得到特定类型的人体干细胞。

  但两个小组利用的基因“鸡尾酒”有所不同。美国研究人员选择OCT4、NANOG、SOX2、LIN28基因组合,日本研究人员选择OCT3/4、SOX2、C-MYC、KLF4这4种基因。

  得出的实验结果一样。他们都成功把普通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干细胞。从理论上说,这种干细胞的功能类似通过胚胎克隆技术取得的胚胎干细胞,能够最终培育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由于这种干细胞能通过基因组合控制,因此有“万能细胞”、“变色龙细胞”之称。

  学界给予高度评价

  避免胚胎克隆伦理争议

  学界对这一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因为这种被称为“直接改造”的技术不仅能避免人体胚胎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其高效、便利也为进一步医学应用打开了大门。

  世界首只克隆羊多利的“助产士”、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默特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现在可以设想这么一个时代:能够以一种简单方式制造干细胞,任何人身上的组织标本均能培育出任何组织器官。”

  威尔默特数天前宣布,决定放弃“创造”多利羊的胚胎细胞克隆技术,转向日本科学家提出的体细胞“直接改造”技术。

  致力于人体胚胎克隆技术研究的美国细胞高级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罗伯特·兰扎也不惜溢美之辞:“这项研究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里程碑。从生物学意义上讲,相当于莱特兄弟制造的首架飞机。”

  日美两个研究小组也对自己的成果作出评估。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在一份声明中说:“无需人类卵子或胚胎,我们现在有望制造出用于病人和疾病的特定干细胞。这些细胞有助于了解疾病机理、找出有效而安全的药物、用细胞疗法治疗病人。”

  詹姆斯·汤姆森作出类似评估:“与人体胚胎细胞类似,这种人体万能细胞能应用于人体组织形成及功能研究、发现和试验新药、移植医疗等。”

  在提及技术推广前景时,汤姆森说:“人们不知道这有多容易。美国数以千计的实验室基本明天就能做到。”

  实验方式存在潜在风险

  可能使基因产生变异

  不过,这项技术尚不能完全取代胚胎细胞克隆技术,因为它现阶段的实验方式存在潜在副作用。

  美日研究小组利用逆转录酶病毒“改造”皮肤细胞,这种病毒可能使基因产生变异,引发肿瘤等副作用。因此,在评估和克服这一潜在风险前,“万能细胞”还不能用于器官移植等临床应用。

  另一种风险与伦理有关,尽管不像人体胚胎细胞克隆技术那样容易引发争议。山中伸弥说,应用这项技术,或许能通过皮肤细胞制造精子和卵子,这能帮助那些有生育问题的患者,“但为避免滥用,有必要在制造和利用人体万能细胞方面作出适当规范”。

  冯武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发现新闻 D0015 美日科学家造出人体“万能细胞” 2007-11-22 钱江晚报d00152007-11-2200021;48257178002CE1734825739A001F6CE2[A1-新华社稿≈B1-朱国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