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一针一线“织”出连锁店
· 18吨盐酸泄漏 石灰水枪排险
· 凌晨渔船起火 渔民跳海逃生
· 年关尚嫌早
返乡民工已迈脚
· 随手一扔 差点扔了宝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不识字的她变身城里人的女红老师
一针一线“织”出连锁店
■本报驻宁波记者 曹婷婷
  穿在模特身上的毛衣挂着一张小小的牌,上面写着“吴玉凤”三个字。“这是工厂为我代工的机织产品,我现在打算把这块小招牌真正变成我的品牌,可以立足商场。”从黄岩来到宁波的吴玉凤用8年时间,靠着一手针织活,从宁波江北一个仅有2万元资产的毛线小铺子起家,如今已拥有了连锁店的规模,打造自有品牌也成为她正在努力的目标。

  免费教人织毛衣

  卖产品更秀技艺

  晚上八点一刻,记者来到位于宁波江东华严街的2层店铺阿凤毛衣店时,凳子上坐满了忙着织毛衣的女人,还时不时有人站起来,拉着老板娘吴玉凤要求“指点”一番。

  吴玉凤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没读过什么书,织毛衣是最大爱好。”来自黄岩的她从小喜欢织毛衣,还在老家时为了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吴玉凤离开绣花厂在小镇上开了一家毛线店。

  小镇人少生意淡,吴玉凤一边看店一边给家人织毛衣打发时间。由于她织的衣服特别漂亮,顾客常常被她手里的毛衣吸引,向她讨教。时间一久,吴玉凤发现顾客对毛衣成品的兴趣远甚于毛线,于是她索性把作品挂在店里当样品,来买线的顾客也开始做起“学徒”,生意自然好了。

  2000年吴玉凤来到宁波。她在江北租下20平方米的小店,经营老本行——卖毛线。投资这个店面花了她当时全部积蓄2万元。

  小镇上的经验也让吴玉凤领悟,如果免费教顾客织毛衣,激起她们长久兴趣,毛线或许更好卖。于是她挂出了“来店买羊绒毛线免费包教会”的牌子。

  从此,时有顾客拎着织到一半的毛衣来讨教,还有的索性一买好就坐下现学,店里椅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记者细细一数,晚上八点半时,店内还有16位顾客。“白天多的时候有30多个人呢。”一位正在织线的阿姨忍不住跑上来对我说:“老板娘很耐心,她从来不嫌烦,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现在人多氛围就好,可以互相切磋。”

  晚上9点多时,进门下单的顾客络绎不绝,吴玉凤百忙中还抽身给老顾客织上几针,她显然十分享受这种生活。

  按图索骥,每晚琢磨新花样

  钻研手艺还得紧跟时尚

  180多平方米的店铺一层全是样衣,二楼是百来种面料的陈列。

  “墙上所有的毛衣都是我自己织的。”吴玉凤说。不少顾客一进门就直奔色彩搭配协调图案时尚的成品毛衣。“这几年来,买的编织书都有好几百本了,一有空就看就学。”吴玉凤每个月至少要逛2次商场和市场,把握目前最新的流行资讯。

  “最难得的是她不识字,只能看图,但居然这样学会了那么多种复杂编织法,这相当不容易。”一位手上拿着针线的顾客不断赞许老板娘:“我们自己可以看着介绍的织法

  照着做,但她看不懂,完全凭自己对图案的感觉来尝试。”

  “十几年了,我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睡,因为夜晚安静,我可以细细研究新的图案和方法。”吴玉凤说,一入夜,她就开始织织拆拆的工作,“有时一个花样很难,我会花上好几个晚上,十多个小时不停地试,一旦觉得和图案不对,就拆了重新开始。”这些年来,凭借着从小对色彩和图案的敏感以及持续努力,吴玉凤一身技艺开始炉火纯青,不少图案在她的眼中马上分解成一套复杂织法,让不少人惊叹。

  所有样品足以陈列一个仓库,对此吴玉凤的想法十分积极:“我每个月都会不间断出新款,旧的卖完就不留底,只要保持脑子有想法,就不必考虑留存样品,因为你做的肯定会越来越好。”

  200多人“收编”麾下

  手工作坊发挥能量

  生意壮大后,光凭一己之力也非长久之计,这点吴玉凤早已摸出门道:“我还打算再开几家店,同时也在筹备自己的品牌,希望可以进入商场销售。”

  “现在有200多个人为我制作毛衣,有时候订单太多,自己根本忙不过来。”据说这些人都是在家闲暇时帮着织的,但吴玉凤很注意保持招牌形象,所以每一件单子她都要亲自算好规格以免出错。“先画一件衣服的样子,然后把每一部分需要的长度和针数都标好,这样就基本可以保证质量不出偏差。”吴玉凤“收编”的这些爱好者根据数量计算工钱,比如一两毛线6、8、10元不等,对她们而言,这种凭借爱好支撑的收入也足以让人满足。

  今年5月开张的这家店已成为吴玉凤的“旗舰店”,加上老店,两家店的资产已经相当可观,由于对面是个小学,年轻妈妈们的光临让吴玉凤的生意越来越好,所以她还请了一个老师帮忙教顾客编织,在保持手工特色的基础上,选择和3家工厂合作,发展一部分机织产品。“手工永远是特色不能放,通过机织产品搭配则可以做大销量。”两手抓的策略被吴玉凤实施得十分有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12 一针一线“织”出连锁店 ■本报驻宁波记者 曹婷婷 2007-11-23 钱江晚报a00122007-11-2300020;钱江晚报a00122007-11-2300022;钱江晚报a00122007-11-2300023;钱江晚报a00122007-11-2300024;钱江晚报a00122007-11-23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