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每日新闻·科教
3  4  
PDF 版
· 小智慧完美变脸第一步
· 修复外貌
更是修复心灵
· 30位思想家 论述千年儒学的当代创新
· 金庸小说成教材
“不好看”?
· 增加居民信任 社区医生全面培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金庸小说成教材
“不好看”?

读的就是好玩,分析段落大意太无趣
  本报讯 “中国武侠小说”研讨会昨天在杭州举行。武侠小说曾一度被斥为低级趣味而被许多老师家长列为禁书。而今金庸小说却入选教科书。对此教授们大多持赞成态度,“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众声喧哗”。问题在于他们中有人担心,金庸作品入选课本,会不会反而变得“不好看”了?

  浙大人文学院教授廖可斌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他说:“我这一辈子读书,惟一一次通宵看书的经历,看的就是金庸的书。太好看了!”他认为:“让现在的孩子阅读,状态很重要。如果把金庸小说一段段拆开去分析段落大意,那老师们就会把学生搞烦了,反而讨厌金庸的书。”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副所长陈广宏是国内研究明代文学的知名专家。他说:“现在老师们经常会让孩子带着任务去看书,比如去学习金庸小说的人物描写、学习情节构造等等。这是不是有点功利色彩?”

  昨天来的都是一群正儿八经的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副主任、浙大人文学院副院长,还有中国台湾和香港的教授。他们在会议上侃侃而谈,甚至拿出了论文,可实际上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专长并不在此,而只是源自于少年时期对金庸小说的狂热。张宏生说,那时看武侠小说就是觉得好看,从来没想过把它当成研究对象去分析。廖可斌说他也是跟风而动,“虽然那时已经在读博士做研究了,不过却不是为研究而去读小说。”当他的孩子上初中时,廖可斌就买了一整箱金庸全集送给他,却没有指导他说要看哪些情节,看人物如何描写。陈广宏觉得看书的原始动力应该是兴趣,不要带任何任务。只要有兴趣去看,会自然地接受作品的观点。

  本报记者 俞熙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科教 A0013 金庸小说成教材
“不好看”?
2007-11-25 48257178002CE1734825739D00249381[A1-徐澜≈B1-徐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