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5版:关注
3  4  
PDF 版
· 杨向中:执牛耳而“克隆”
· 邹哲:抓一个“苍蝇拍”捉彗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邹哲:抓一个“苍蝇拍”捉彗星
》》》》》 本版撰稿:萧蔷
  大概你还记得美国人曾经放过的那次“太空焰火”吧。那次卫星撞击火星是美国宇航局的一个重点实验项目。而与之同样重要的项目名叫“星尘计划”。

  这个计划中,一位65岁的华人科学家设计的“苍蝇拍”终于为地球“捉”回了彗星的样本,这个中国人,叫邹哲。

  一个提了13次的计划终于实现

  2006年1月,在太空中已经飞了7年的“星尘”号飞船终于携带着彗星“维尔特二号”的样本返回地球,邹哲多年的梦想这一刻变成了现实。

  作为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资深研究员、“星尘”项目的设计者和副首席科学家,邹哲已经为之奋斗了25年:“我1981年就首次提出了这个构思,但直到1986年才被宇航局接受,这已经是我的第13次提案了。”

  当年“哈雷”彗星的重现地球,让美国宇航局开始重视研究彗星。可如何获得彗星物质呢?当初不少科学家都曾提出过研究计划,而邹哲的“星尘”计划因为构思巧妙、成本低而获得支持,并成为美宇航局旨在以低成本探索宇宙计划的一部分。

  “我当时想的是,如何不登陆彗核就能捕获彗星的物质粒子样本,”邹哲说,“要登陆的话成本非常高,大约1万磅(1磅等于0.4536千克)的推进剂才能把一磅重的载荷送上去。我设想一个较简单的飞船,能借助太阳和行星的引力和彗星近距离交汇,取得样本后飞回地球。”

  那该如何捕捉太空中高速运动的彗星物质粒子呢?邹哲自己设计了一种介质——硅气溶胶网格,他将之比喻成“苍蝇拍”——这是一种由99.8%空气和0.2%硅组成的超轻物质,“几乎可以在空中浮起来”。邹哲解释说,这样的物质“可以像拍苍蝇一样粘住和保存彗星物质粒子,还不影响粒子本身的特性,回到地球上可以研究”。

  反复实验之后,飞船终于带着“苍蝇拍“离开地球,在太空中遨游七年之后,终于带着抓到的物质回家了。

  中国智慧挑起美国航天项目大梁

  “星尘”是继“阿波罗”计划之后,美宇航局第二个取回外星球物质样本的太空探索项目,也是美国第一个专门探索彗星的项目。邹哲说:“彗星是目前我们知道的最有趣的天体,探索彗星非常有趣。”

  最令炎黄子孙感到骄傲的是,这项创举第一次由华人科学家邹哲挑大梁。不过,在这之前,邹哲的经历也颇为曲折。

  曾有人探询邹哲的祖籍,他笑着说:“我既可以算北方人,也可以算南方人,我刚生下来就走遍了半个中国。”

  原来,他自己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抗日战争时期,襁褓中他就被父母带着从北到南四处躲避战乱,先到广州,再去香港,最后到了台湾。

  1956年,还是个中学生的邹哲来到美国读书。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他半工半读,甚至申请过当搬运工,终于在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然后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就进入美国宇航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宇宙工程。

  邹哲比较得意的是他的学业。“我不是个聪明人,但很勤奋,而且比较不守规矩,很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也就是因为扎实的功底和开放的设计,邹哲的设计才最终为美国宇航局所认可。不过当时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最后任命项目人员时,邹哲在伯克利时代的同学当上了首席科学家,邹哲尽管一手策划这个项目并负责实施,却只被任命为“副首席科学家”。这个独特的称号,可能是美宇航局科研项目中唯一的,因为宇航局的惯例,本来应该是“谁提出谁负责”。

  说起这个事情,邹哲笑笑,这的确有些不公平的待遇在里面,“好比是自己的孩子被人抢走了一样”,不过,邹哲的聪明和大胆设想,在最后项目获得成功后,却是无人能够否认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关注 C0005 邹哲:抓一个“苍蝇拍”捉彗星 》》》》》 本版撰稿:萧蔷 2007-11-26 钱江晚报c00052007-11-2600015;钱江晚报c00052007-11-2600016;48257178002CE1734825739D0040C5E5[A1-陈立华≈B1-陈立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