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2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陆克文:他自己起的中文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陆克文:他自己起的中文名
本版稿件据新华社、央视
  11月24日,澳大利亚最大政党工党在联邦大选中获胜,工党领袖陆克文将出任总理。

  对于中国人而言,这场选举似乎是很遥远的一件事情。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与中国有关。这次选举也许就是一个最好的注脚,其意义在于,陆克文当选澳大利亚总理后,西方将首次出现一位能说流利汉语、堪称“中国通”的国家领导人,这将是破天荒的事情。在中国日益与全球骨肉相连的背景下,毫无疑问,这件事对于东西方关系具有很大的意义。

  十岁起沉迷中国文化

  陆克文,乍听这名字以为他是中国人;若再听了他那京腔京味的普通话,还真让人以为这是个在中国出生的“洋二代”。其实,他是个地道的澳洲人。“当他手握酒杯,操起京片子聊天时,更让人感到亲切和睿智。”陆的中国朋友如是评价他。

  1957年9月,陆克文出生于南昆士兰州的一个贫困家庭。11岁时,陆克文的父亲在车祸中去世,留下母亲一个人抚养四个孩子。

  为了养家糊口,陆克文不得不随母亲辗转奔波。失去家庭支柱之后,陆克文一家的生活变得很艰难。他不得不随母亲四处辗转奔波。多年过去,他还记得因为找不到住的地方,在车里过夜的日子。对于当年的那些经历,陆克文的哥哥格雷格表示:“不安全感是他努力想要摆脱的。”

  这段困顿的经历给陆克文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他1998年首次在联邦议会发表演讲时说:“和成千上万的母亲一样,我母亲不得不依靠微薄的慈善机构施舍养活一家人。这让我想到,应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弱者。”

  童年的不幸激发陆克文努力学习。10岁时,母亲给了陆克文一本关于介绍世界古代文明的书,他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6年,他考上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主修汉语和中国历史。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敏锐地觉察到了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机遇,决定把中文作为自己的专业。他不仅研读中国历史,也研究亚洲政治。也正是在上大学期间,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陆克文。

  “中国”助他顺风顺水

  以优异成绩毕业后,陆克文进入澳大利亚外交部门工作,先后被派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中国北京工作。1984年他被派驻北京,专职分析中国政治及经济形势。1988年陆克文升任外交部助理次长。1995年陆克文出任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KPMG)中国事务顾问。1998年,陆克文当选工党众议员,随后担任工党外交事务发言人,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随后他击败一名来自自由党的竞争对手,取得布里斯本联邦议席,成为国会议员,进入国会,更在2001年获提升为影子外交部长。2006年12月4日,陆克文在党内领导会议上当选为新一任工党领袖。

  陆克文堪称顺风顺水的仕途,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归结于他在外交上的建树,其中与中国的联系占有特殊的位置。

  陆克文对中国的了解远超过一般澳大利亚政治精英的水平,而他那口流利的普通话在西方国家领导人中更是绝无仅有的。

  陆克文流利的汉语总是给他语惊四座的机会。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都赞他“汉语讲得很流利,对中国非常了解。”2003年胡锦涛访问澳大利亚时在国会发表演说,陆克文不用借助同声传译机便能全程听懂。2007年9月亚太峰会的一次午餐会上,他更是用标准的普通话欢迎胡锦涛的到访,他熟练的汉语博得了中国代表团的阵阵掌声。而在场的总理霍华德看起来反而成了配角。其后他用汉语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谈30分钟,获邀前往北京观看2008年奥运会。

  在选战中,陆克文也不忘自己的“中国牌”。他强调澳中两国间未来在商业、国防安全以及环境议题上的合作有重要影响,而且他相信自己在谈到中国或是相关事务时,相对霍华德“有绝对的优势”。选举期,他曾说:“对于中澳未来的关系而言,我认为一个好的事情是,我非常了解中国。我曾多次拜访中国,我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去中国访问。回顾过去20到25年我对中国的访问,我看到中国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我认识了许多中国人,赢得了许多朋友,如果我们真能组织下一届澳大利亚政府的话,中国会成为我首次出访时的目的地之一,我希望能够将我们两国的关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中国有很多好朋友

  在选战正酣之际,陆克文抽出时间接受了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芮成钢先生的独家专访。陆芮二人私交甚厚,彼此以“老陆”、“小芮”相称。不过,采访之余,芮成钢也有一丝复杂的心情。既希望陆克文获胜,又考虑倘若陆克文当选下届澳大利亚总理,恐将事务繁忙,不知何时能在澳洲重聚。而陆克文则告以不论何时,二人均是好友。也许一位中国媒体人士与一位西方高层之间如此亲密的对话,也代表未来东西关系的一个良好征候。

  在这段专访里,陆克文用中文流利地向中国的13亿电视观众如是介绍他自己:“70年代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汉语。从大学毕业后,我进入澳大利亚外交部。我们学习汉语的时候,老师比较严格,逼迫我们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等。8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派我到北京使馆去工作,后来我也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

  陆克文还说,过去25年自己在中国交到了许多好朋友:“我在中国的朋友比较多,包括在商业方面、中国共产党内部、以及在中国政府内部。如果我们在本次选举中获胜,我有明确的计划要到中国去访问。除了中国政府之外,在中国舆论界,我都有很多朋友。”

  家人与中国亦非常有缘

  其实,陆克文一家和中国都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陆克文与身为成功企业家的妻子瑞恩共养育了三个孩子,如今都在学习汉语。他的女儿今年与一位香港华人结婚。他的大儿子现在在大学读法律,同时也学习汉语,水平不错,前年还曾到上海复旦大学读书。小儿子还在念初中,也在学习汉语。“恐怕他语言成绩现在还比较差,因为他还是个典型的14岁孩子,也许比较讨厌功课。但是期望他将来能掌握汉语。”陆克文笑说。

  说到自己当年学汉语,陆克文回忆道:“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很不错,他们非常严格。当时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说标准的北京话,如果说得不标准的话,老师就不让我们考试通过,所以所有学生很害怕,都去图书馆读书。”

  “众所周知,明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胡锦涛先生到澳大利亚访问的时候邀请我和夫人、家人参加奥运会。我的孩子们都很高兴,希望去北京看奥运会。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事情,所以我们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陆克文对来参加北京奥运会充满了向往。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C0002 陆克文:他自己起的中文名 本版稿件据新华社、央视 2007-11-26 钱江晚报c00022007-11-2600010;48257178002CE17348257395002F6D14[B1-何黎];钱江晚报c00022007-11-2600013;钱江晚报c00022007-11-2600014;钱江晚报c00022007-11-26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