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1版:钱经
3  4  
PDF 版
· 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7年1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
  ■本报特约撰稿人 海通证券 陆成渊

  

  传说埃及金字塔有个著名的“法老诅咒”,凡是进金字塔里去打扰“法老清静”的人,最后都莫名其妙地不得善终。自10月份以来,A股市场也产生了一个令股民心悸的“星期四”魔咒,10月28日开始,连续六个星期,每逢周四,指数便如吃了泻药一般地下挫个没完。不过,证券市场的神奇又一次表现了出来,本周的星期四,指数终于收出一根200点的带较长下影线的光头阳线,只是周五转眼又以同等实体阴线报收,市场弱势一览无遗。

  股市中有句谚语:“新股民死在山顶,老股民死在山腰”,因为大盘顶部往往是巨大成交量伴随机构的大单诱多拉升,市场诱惑力极大,新股民不知深浅,大多会冲动之下杀入,迅速被套之后又不肯及时止损,任由亏损蔓延,最后局面不可收拾。

  而老股民对市场顶部特征非常敏感而警觉,发现不妙便溜之大吉。可惜冥冥之中市场像一把灵巧的猎枪始终对准着自以为狡猾的狐狸,大盘步入下降通道后时不时总能产生一波波盘中反弹,有时这些盘中反弹还会以指标股的突然启动和成交量的瞬间放大,来营造指数从此结束调整的逼真假象,让心态始终在恐惧和贪婪之间摇摆不定的老股民最终飞蛾扑火,再度陷入在山腰处被猎枪命中的困境里。

  这就带来了一个操作层面极其重要的命题:如何看待和处理牛市中的调整?让很多投资者始料不及的是,牛市中的调整往往比熊市来得远为惨烈和凶险,市场自2001年6月开始步入漫漫熊途以来,直至一年乃至两年之后,很多投资者的账面损失尚只有百分之二三十,可是“5·30”短短四天,很多股民已倒在血泊之中,一直到指数创出6100点的高位,竟尚有60%的股票没上升到“5·30”高点。这波大级别调整只不过延续了一个半月,可多少投资者的账面亏损状况已是不忍目睹。

  或许任何证券市场“一赚两平七亏”都是一种均衡的股市生态,“丛林法则”似乎在股市中也具有不容挑战的权威性。但对于真正用心的投资者,在牛市调整中做到不伤元气却似乎并非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指数两年内暴涨六倍,大蓝筹的市盈率也达到令全球市场人士为之瞠目的40余倍时,当管理层频频以各种方式发出对资产泡沫的警告声时,当推动行情发展的资金面状况骤然抽紧时,一个心态平和,以理性投资为宗旨的投资者,应该会在市场最狂热时悄悄地降低仓位,决不追涨杀跌,在指数跌破关键支撑位时断然离场等等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避免被震荡深度杀伤,也就保持住了一个投资者最可贵的资金元气,他就可以“青山依旧在”,就可以筹划未来,就可以在机会来临时再度出击,一句话,他决不会允许自己呈现市场调整中“贪婪——惊恐——麻木——绝望”恶性循环的心态特征。而这是一个投资者真正的大忌。

  有时候,股票投资的最高境界甚至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平和的心态,加铁的纪律”。平和的心态要求投资者只听从理性的召唤,尽可能不受几乎无限多的市场诱惑和“噪音”的干扰,铁的纪律则要求严格和刻板地遵守风险防范规则,决不容许丝毫违反。这些,在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杰西·里费默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中都是反复被提及的证券投资的至高原则。

  跌久了,指数必然会反弹,反弹了,接下去也许有更深的下跌。这些都是市场的常态。穿越指数涨跌的迷雾,重要的是一个合格的证券投资者如何走出盲目听消息、迷信专家、无风险防范概念、不努力学习和领会宏观面变化、不懂企业财务知识等等低层次状态的泥沼,“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搭准市场运行本质特征的脉搏,才能最终在证券投资的长跑中胜出。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钱经 B0001 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 2007-12-1 48257178002CE173482573A300358816[A5-陆成渊≈B1-毛卫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