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寻找杭州的“贡多拉”
· 征集令
· 专家、船老大推荐摇橹船
· 运河游船要有古城特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运河里划乌篷船、龙舟好不好?
专家、船老大推荐摇橹船
  “西湖大面积水域,手划船儿绕着三潭转;威尼斯水域连接内海风大浪大,贡多拉两头尖尖挡水花;运河水道狭长,船走直线……”杭州西湖游船公司游船专家老孟说,“在不同水域上行驶怎样的船儿,非常讲究。”

  杭州“贡多拉”到底该长啥样, 热心的行家里手都来出主意。

  西湖手划船

  从清朝末年直到现在,百年来,西湖里的人力船一直是那“一叶扁舟”。几乎在所有的人力船里,西湖手划船的深度最浅,仅38厘米。“老底子西湖里淤泥堆积,水深一般只在1.5~1.8米左右,这样的浅的水,就起不了什么大风大浪,平坦的湖面最适合手划船荡漾其上,”老孟坦言,西湖综保工程后,面对目前西湖近3米的水深,掌舵手划船的船工船娘们需要更靠硬的手底功夫,“在运河上要和大型机动船交会,手划船似乎不太合适。”

  绍兴乌篷船

  和西湖手划船相比,乌篷船的样式两头方方,身材苗条,篷儿低得人要压下头来才能钻进去,可是因为吃水深,行船相对稳当。早两年,西湖里引进过4条乌篷船,可老杭州们不乐意了——绍兴船和西湖文化,总是有点不搭调。

  运河也一样。

  几百年来,运河里有过运货到苏州、常州的风力帆船,有过摆渡船,有过运鱼草、装粪桶的摇橹船,可就是不大见到乌篷船。还有,余杭的造船师傅阿唐摇摇头,说:“乌篷儿太低,游客会嫌不舒适。”

  五常龙舟

  “自古到今,五常龙舟一向在运河里走。”昨天,记者在五常港找到了运河上的船老大诸建法,他在运河上打鱼几十年了。“五常龙舟,本来就是一舟两用。”诸建法说,老底子陆路交通不方便,村民们常划了这船到运河大关桥一带,运草、牛粪、粮食、卖鱼。端午的时候,各村的村民们把龙头从仓库里搬出来,掸掉灰尘,装饰一新,就上阵赛舟。

  诸建法几乎觉得,龙舟天生就该是运河里的景观船——有文化传承,宽大舒适,龙头又漂亮还能挡风浪。

  摇橹船

  游船公司专家、造船师傅、船老大们一致推荐同一种船型——摇橹船。

  “十一二个人乘坐,吃水30厘米深,船底面积也大,”造船师傅阿唐说,“光算算木料,就是西湖手划船的三倍,船重了,行船自然稳,跟运煤运黄沙的机动船交会,一个大浪头打过来,经得住。”

  几百年来,摇橹船一直在运河上扮演货运船、摆渡船的角色。老孟笑呵呵地回忆:“我小时候,还常在祥符桥、卖鱼桥看到‘吱呀吱呀——’的摇橹船,那时候农田需要灌溉,都到城里来收粪担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8 专家、船老大推荐摇橹船 2007-12-6 钱江晚报a00082007-12-06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