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传说:复旦大学社买下易全部版权
事实:“根本没这事,我难道不想在出版界混了?”
传说:复旦大学社两百万买下《帝国的终结》
事实:“易主动找上门的,我们只付了一般的版税。”
· 良渚古城墙既是城墙,也可能是水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昨约请本报记者细说与易中天合作始末
传说:复旦大学社买下易全部版权
事实:“根本没这事,我难道不想在出版界混了?”
传说:复旦大学社两百万买下《帝国的终结》
事实:“易主动找上门的,我们只付了一般的版税。”

  本报讯 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对于他们社与易中天之间越传越离谱的图书出版交易又高兴又担心。他自己本身在出版界口碑甚好,复旦大学出版社也是以出高品位学术著作而在圈内享有盛誉。吸引眼球能把书卖得火固然好,但被传得这么不靠谱也不是件好事。

  在电话里听到记者转述的传说,贺圣遂急得大叫起来:“你马上过来,我们一起吃个饭,我把事情给你说清楚。我不是这种脑筋一热就做什么事的人,否则这么多年生意也不要做了。两百万根本是没有影子的事。”昨天,他特意约请本报记者,细述了易中天与他们社之间来来去去的一切瓜葛始末。

  起因是易中天《帝国的终结》2005年在香港出版后销量并不乐观。《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潜心蓄力志存高远的学术重磅著作,不甘心默默于市,于是想拿到内地重新修改另找出版社出版。据贺圣遂说,当时香港出版界朋友劝易中天,老易呀,如果你要在内地出版,有两家出版社可以考虑:一是北京的三联出版社;二是上海的复旦大学出版社。易中天当然明白这是提高他的学术名声、获得学术界认可的良好途径。

  据贺社长说,易中天与北京三联瓜葛不多,而在复旦大学却有些朋友,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与章培恒教授一起撰写《中国文学史》的骆玉明曾与他交好,而骆玉明又是贺圣遂的朋友,因此双方早有几面之交。更重要的是,复旦大学向来以出版高品位学术著作而在业内名声颇响,尤其是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的出版,更彰显大出版社的学术眼光。

  于是易中天先给贺圣遂打了个电话说出自己的意向。贺社长的回答是:“好吧,你把书拿来看一下。”一看之下他就拍板定下要出,因为这本书不比易中天其他畅销书,确实在史料整合及思考辩析上花了功夫,而且文字流畅气韵生动,当然易中天的名声也不无诱惑。于是易中天立马飞到上海开始正式进入版权合作洽谈。贺社长回忆说:“易中天倒是个爽快人,他说没别的要求,只要首印5万册就行了,版税也只要了12%(按照目前的行情,易中天现在的版税有14%)。我当时就告诉他,我有信心卖到10万册。易中天一听更高兴了。他还说,钱随便什么时候给都行。”

  结果《帝国的终结》11月初在全国发行以来,捷报频频传来,马上名列全国各大书店及售书网站畅销榜。到目前为止,《帝国的终结》已印了18万册,看样子还要加印,贺圣遂有信心把这本书卖到30万册。

  对于易中天如今如日中天的名声来说,卖30万册本是小菜一碟,但《帝国的终结》是他潜心蓄志的学术重磅之作,不同于普及型的聊天式话本,所以,30万册居然也让易中天本人大感意外。虽然外界对易中天与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新结盟,种种版本越传越离奇,而当事人却在杯酒之间会心一笑,一切尘埃落定,并没有外界所传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买下易中天所有版权,复旦大学出两百万买下《帝国的终结》的所谓书外的故事。易中天看重的是在学术界上了一个台阶,复旦大学出版社则在不失体统之间挣了一大票银子,这是出版界典型的双赢互惠案例。

  不仅如此,易中天也要于12月13日登上“复旦文史讲堂”开讲,初步定下由学术名气高于易中天的钱文忠主持,由骆玉明点评。要知道,“复旦文史讲堂”开办以来,主讲者都是海内一流学者,堪称鸿儒满堂精英毕聚。作为著作人,易中天从来没得到过聪明、幽默等词汇的形容,不过作为聪明人,他早已学会拿自己开涮。他曾对听众说过:“这次让我有机会‘混’进了复旦.靠考,我是考不进复旦的。我只是在整理头绪,自己有多少斤两还不清楚么?”

  本报记者 文敏 陈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传说:复旦大学社买下易全部版权
事实:“根本没这事,我难道不想在出版界混了?”
传说:复旦大学社两百万买下《帝国的终结》
事实:“易主动找上门的,我们只付了一般的版税。”
2007-12-7 48257178002CE173482573A9001DDEE0[A1-文敏≈B1-吴秀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