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报供稿 从12月5日晚上开始,松江区石湖荡镇闵塔路1246弄附近掀起一股热火朝天的“淘金潮”,公路两边约3000平方米区域内,大批拾荒者密密麻麻在挖掘硅片,最多的时候一天甚至上千人蜂拥而至。据悉,这批残缺的硅片在这里已经埋藏了至少有30年,是当时的一家军工厂废弃的。
“刚开始我还以为他们是在挖蚯蚓。”12月5日晚上7点左右,闵塔路1246弄附近一个公司的门卫谢庭文像往常一样照例去单位外转转,路边树林里闪烁的两支电筒光引起他的注意。谢先生看到一男一女两个拾荒者打着手电,正在挖什么。他没有想到,一个隐藏了几十年的“藏宝地”就这样被偶然发现。
12月6日早上,刚到门卫室的谢先生就被眼前的情形“吓住”了:平时人迹罕至的公司门口旁边的路面上,突然出现几百个“慕名而来”的拾荒者,他们正在把公路两边的地面挖开,小心翼翼地伏在挖出的土堆边寻找着什么。
“都说是在挖金子。”谢先生后来才知道,原来拾荒者挖的指甲片大小的“金子”是废弃的工业硅片。据悉,这些硅片目前的市面收购价已经达到1000多元一斤。
闻讯赶来的还有废品收购小贩。杨小兵的老乡告诉记者,从12月6日开始,就有3个自称来自松江的小贩在路边从早到晚地收购硅片。
记者发现,这些小贩还形成了“价格联盟”,对硅片的收购价格已经从12月6日的每斤900元“跌”到昨天每斤600元。
而在挖掘现场,记者也听到种种“一夜暴富”的传言:有对夫妻一晚上就赚了近2万元,又有人说某某人一天就赚了三四千。虽然价格已经被小贩压低了,平均一天至少一百元的收入,对拾荒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确实是厂里扔的,不过起码丢了30年了!”在离挖掘地约2公里的长石路250号上海九凌冶炼有限公司,从1979年就在里面上班的戴玉明向记者证实了闵塔路上流传的硅片是他们厂废弃的说法。
据戴玉明介绍,长石路250号的这家工厂过去是个军工厂,当时有2800多名工人。1987年左右又改成上海第二冶炼厂,1993年停止生产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