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5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他们比自由
还要美丽
· 隐秘——故事不是用来讲的
· 故乡的铜火炉
· 聆听黑暗中的笑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故乡的铜火炉
■尚虞人
  每当进入隆冬,浙东四明山麓小山村独有的取暖工具——铜火炉便先后登场。铜火炉有大有小,大的可暖脚,小的可温手。其形如扁圆罐,内盛柴灰,上有盖子,盖上有密密麻麻的洞孔——可以令刚出灶的柴灰有氧而燃,且确保热气能够源源不绝地从洞孔中逸出。因为铜制的火炉延热性好,为免烫手,亦为了使用方便计,工匠便替铜火炉按上了一环拎柄。一只上好的铜火炉,既要具备整体造型的圆实,包括盖子啮合的严实,同时又要有精美的纹饰,因为一只铜火炉无论放置在哪里,它都应该是小山村里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儿时我寄养在山村祖母家,见证了铜火炉带来的丝丝暖意。在家,往铜火炉铲装柴灰的活儿,大凡由祖母一人承揽。柴灰,自需是刚焚烧尽从炉膛里取出来的。铜火炉因为从早到晚被一直使用,期间须腾换三次柴灰。而享用频率最高的便是我。

  每晚临睡前,祖母照例拎着铜火炉去烘被子。一刻钟以后,便会领我上楼去睡觉。说来也怪,一钻入暖暖的被窝,我便会早早地进入梦乡。而每天早晨从被窝里出来前,总见祖母拎着铜火炉坐在床边,一边替我用铜火炉上焐热衣裤,一边则催我起床。山区的冬天,比城里要冷许多。加之木窗不严实,瓦楞间时有寒气侵入,起床之时若没有铜火炉,对我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可有一天早晨,祖母上楼叫我起床时,却并未见到铜火炉。祖母向我解释:“铜火炉借给隔壁阿祥了,阿祥得了重感冒。”见我愁容满脸,又不吱声,祖母又说:“如果我们一直没有铜火炉,是不是就不起床了呢?”

  与其说,那天早晨没有了铜火炉,是因为祖母做了好事,倒不如说,是祖母给我出了一道人生考题。是啊,这道特别的题目自此以后,便时时考量着我,而能否交出圆满答卷,完全取决于自己。

  火热的铜火炉,不啻可以暖手暖脚暖身,更可以温饱人的肚子。因为铜火炉里的柴灰温度高得很,可用以煨食物,记得那时煨得最多的一是红薯,二是用年糕糕料捏成的各种小动物。

  与二姐一道,我们结束寄养生活离开小山村准备返城的那天早晨,祖母将一只最老最精致的铜火炉送给了我们。当我与二姐从祖母手中接过被祖父擦得锃光瓦亮的铜火炉时,我刹地读懂了祖父、祖母的一番深挚的心意:爱,是不能淡忘的;爱,像铜火炉一样永远传递着人间温暖。

  去年年底回小山村过年,93岁的祖母告诉我:“空调这玩意儿,太浪费电,也用不惯,还是铜火炉好使。”刚进家门,祖母就将铜火炉塞给了我的女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D0005 故乡的铜火炉 ■尚虞人 2007-12-12 钱江晚报d00052007-12-12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