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镜头下的泣血控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三)
镜头下的泣血控诉
■本版摄影、撰文 《泣血控诉》作者:李晓方 本报记者:叶涵 董旭明 王颖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三)

  镜头下的泣血控诉

  ■本版摄影、撰文

  《泣血控诉》作者:李晓方

  本报记者:叶涵 董旭明 王颖

  1937年12月13日,南京之难,中国之痛——30万同胞惨遭侵华日军杀戮。昨天,是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70周年祭,无数人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纪念罹难苍生。他们中,有一位被誉为“军旅摄影家”的李晓方,李晓方从2001年起至2005年,走遍浙赣两省20个县市的800多个乡村,自费寻访、抢拍了200多位侵华日军受害幸存者的照片,出版了大型画册《泣血控诉》。因此,我们采访组特地请他参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采访,请他拍摄讲述在大屠杀纪念馆的所见所感。

  李晓方手记

  2007年12月13日,凄厉的警报声在南京城内久久回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门口,一组“家破人亡”的雕塑前,我的眼睛几乎停止转动。那怀抱着死去孩子的母亲,那炮弹下脚步蹒跚的老人,那废墟里无辜而又无助的儿童,见证着70年前发生在这座古城的一切,也让我联想起我走遍千山万水搜寻当年日军暴行所见证到的一切。

  30万!这是1937年12月13日起的6周内,南京城内同胞的遇害数字。现在,它被醒目地刻在了那纯黑色的灾难之墙上,我细细地数过来,“遇难者300000”的警示,在墙上刻成了13种语言!    

  走过序厅,我来到一个纪念堂。迎面是镶嵌在江水中的汉白玉花环,花环前面是象征生命的“长明火”,耳边突然响起了钟声,随后,花环里出现一个遇难者的照片。花环边上,有一万多张小照片时隐时现,像江水中不断浮现着落水的人,一闪一闪。在这里,钟声每隔12秒就会响一次,悼念亡灵。

  在史实展区,我再一次见到了那一张张熟悉的照片,还有那一张张熟悉的脸。这其中有几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我曾经拜访过,如今,他们都去世了。幸好有这样一座纪念馆,可以让真相永存于世。

  尾厅,同样是12秒。每隔12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滴答一声,一个人从此就没了。同时,侧面墙上贴有一个遇难者遗像前的灯,会同时亮起来后再熄灭。在南京大屠杀的六个星期中,有30多万同胞遇难,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会有一个生命消失。

  再一次来到万人坑,这里,同胞们的尸骨足足叠了七层!每一次来到这里,我都不忍卒看,无论是老馆还是现在的新馆,这里永远是纪念馆里最具震撼力的地方,在这种震撼面前,文字是苍白无力的。

  走出与万人坑紧紧相连的冥思厅,我这才重重喘了一口气,冥思厅照壁上的文字,很好地概括了纪念馆的主题,也值得我们细细思考,让我们把这56个字牢记在心吧——“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新闻链接◆

  据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扩建后总占地111亩,是原馆的3倍多,其中展馆陈列区9000平方米,新馆纪念性雕塑、浮雕等1700平方米。新馆陈列使用照片3500余幅、文物3300余件、影视片130多部,复原场景13处,沙盘1处。在充分阐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和平发展的相关内容。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视点 A0004 镜头下的泣血控诉 ■本版摄影、撰文 《泣血控诉》作者:李晓方 本报记者:叶涵 董旭明 王颖 2007-12-14 钱江晚报a00042007-12-1400031;钱江晚报a00042007-12-1400005;钱江晚报a00042007-12-1400003;48257178002CE173482573B0003DB415[A1-汪起腾≈B1-汪起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