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国耻,炎黄子孙共记取
· “今天,拍摄现场拉响了警报!”
· 杭州:国耻不能忘
· 55卷3000万字的真实记录
· 北京:缅怀抗战先烈
· “记住”
是最好的祭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连线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
55卷3000万字的真实记录
  联系到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连红时,他刚刚结束中央电视台在天津关于电影《南京!南京!》的嘉宾访谈,正在机场里等飞机。

  显然,在这位历史学家的眼里,越来越多的民众正参与到对南京大屠杀的回忆与叙述中来,“电影、话剧、报告文学,各种各样的方式。”

  张连红认为,这些叙述跟历史研究一样有价值。据他回忆,史学界对南京大屠杀的史料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5年,第一本介绍南京大屠杀的专著《日军侵华暴行南京大屠杀》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随后,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相继出版,历史真相逐渐还原。1998年,张连红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并成立了“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

  “我们一直在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现在已有3000多名幸存者接受过访谈,整理的幸存者资料就有七大册。”而面对面坐到那些受害人的面前,张连红真切地感受到了民族的伤口在隐隐作痛。

  有一位幸存者,12岁时遭到日军强奸导致她长大后三次嫁人均因不能生育而离婚。另一位幸存者则再三叮嘱张连红千万不要给她拍照,因为她担心日本人会来报复她。

  “日军侵略暴行是以往南京大屠杀研究的重点,但是这还不够,现在我们要关注它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张连红认为这种影响是全民的,立体的,不仅仅是对受害者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更是一个民族的伤口,一个不能忘却的浩劫。

  “从2000年开始我们一批学者在进行《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搜集整理工作,到现在已经有55卷,近3000万字了。”55卷,3000万字,我们对于那段历史的记忆是如此的厚重。

  “我想我们的后代不会忘却这段历史,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张连红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视点 A0003 55卷3000万字的真实记录 2007-12-14 钱江晚报a00032007-12-14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