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身材高大、腰板笔直,几十年不变的平头……这样的刘诗昆,是所有人都一目了然的。但记者昨天却看到了,即使在宾馆房间里,下了飞机两个多小时后的休息时间内,他依然身穿黄色西服、白色衬衫,领带依旧扎得牢牢的,丝毫没有用手扯松过的痕迹。这就是68岁的刘诗昆的状态。
昨晚他在浙江音乐厅办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这是他自1979年以后,28年来再度在杭开演。而这样的音乐会,如今他每三天就要开一场。
昨天下午,在给300名观众上大师班讲座之前,刘诗昆做客了钱报红人馆。当你面对着这么一位浑身都是传奇、严肃得一丝不苟的老人,一个当年比郎朗、李云迪更火的钢琴偶像,一个飞跃过巅峰、也跌入过深渊的人,话题该从哪里开始?记者选择了翻开这本故事书,让他自己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身后漫漫长路,解读那些惊心动魄的闪回片段。
辉煌年代:
他获得的奖品是一缕头发
刘诗昆1939 年出生于天津,父亲是一名热爱音乐的富商。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他从 3 岁开始练琴,9 岁开始作曲。5 岁第一次登台演出,就被称为“神童”。10 岁就夺得了全国少儿音乐比赛第一名。
1956年刘诗昆在举行于匈牙利的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及《匈牙利狂想曲》演奏特别奖。除了第三名奖状外,刘诗昆还获得了李斯特的一绺头发,这是他在所得奖品中最奇特的一件。
在往事中间,这一段是相当轻松的,因为刘诗昆微笑着讲述道:“那年我17岁,按说18岁才能参赛,主办方破例接受了我。比赛分四轮,我每一轮弹完了,评委会里的那些各国的专家都带头站起来鼓掌,带领全场鼓掌。主办方特地从匈牙利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的李斯特头发上剪出一缕。李斯特的头发是银灰色的,非常漂亮,在一尺多长的头发中剪了几厘米,装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里给了我。”
1958年4月,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在莫斯科举行。这是当时被公认为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被称为“国际乐坛最高奥林匹克”的钢琴赛,刘诗昆夺得第二名,从而蜚声世界乐坛。
坎坷岁月:
从监狱的喇叭里学会《黄河》
1962年,刘诗昆学成归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十年浩劫开始不久,刘诗昆成为重点批判对象,很快被打倒,当勤杂工。不久被关入监狱长达5年零9个月。
记者问起这段沉重的历史,刘诗昆的脸就如同被冰凝结住了一般,两眼直视正前方,不愿多提。只是讲到他与《黄河》的故事,才勾起他表达的欲望。
“1973年,我刚从牢里出来不久,就被调到中央乐团。团内的人都很好奇,我还能不能弹钢琴?因为我有7年多没碰过钢琴了。”刘诗昆的身体倾斜了,睁大眼睛说:“我把钢琴协奏曲《黄河》从头到尾弹了一遍,有人很惊奇地大声问,‘这首曲子你什么时候练的?’我告诉他们:‘我在牢房里常听到从远处的广播大喇叭中,传来这首曲子。我不知道是什么曲子,因为是钢琴,所以仔细听了听,只觉得不难听。听着听着就全记住了,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弹了。’”
世界上从古到今的钢琴名曲,他几乎都能不看谱子,基本准确地背弹出来。这就是天才刘诗昆。
东山再起:
创下香港钢琴课费纪录
1990年,刘诗昆带着300港币,偕新婚妻子盖燕定居香港。他从授课开始创业,事业发展得很快。1992年3月,刘诗昆投入400万港币,购买了房子,在香港创办了第一家“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既教授学生,同时也经销钢琴。这获得空前成功,此后几年,刘诗昆的文化产业从香港向内地辐射。现在,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在31个城市开出90多家,半年前学生就达到5万人。
“最初开讲座时,当时我们没钱登广告,我太太四处奔波才找到场地。她又自己在家画海报,复印之后拎上浆糊桶前往各高档住宅区的布告栏张贴。讲座那天听众蜂拥前来。我在台上讲,她守在礼堂门口发名片。十几场讲座下来,派发的名片也随即带来了更多的授课机会。”那段日子,刘诗昆每周上课6天,每天要上12个小时,他还创下了课时费一小时800港币的香港最高纪录。
“桃李满天下”刘诗昆,对无数琴童家长有几句忠告:“其实,不用逼也不要放,只要当作物理化学一样,该怎么学就怎么学,就行了。”
本报记者 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