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文化
3  4  
PDF 版
· 中国考古史上最牛的打捞,成功!
· 这一天,
他们努力了二十年
· 追问“南海一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追问“南海一号”
本版撰稿 本报特派记者 金毅 摄影 本报记者 王颖
  追问一:

  为何难睹古船真容

  昨天,“南海一号”顺利出水。不过,让不少人意外的是,打捞上来的是一个大箱子,古船的影子半点没见。专家解释,把古船严严实实“包”起来,是为了保护文物。这也是国内首创的“整体打捞”方式。其他方式打捞,很难把古船、古船中的文物及其蕴涵的历史信息完整地保存下来。

  整体打捞最主要的两个步骤是下沉井和穿底梁。首先,要把巨型沉井下到“南海一号”所处的海下30多米深的位置,需要精确定位和对海底环境的把握。

  据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朱论发介绍,沉井分为上沉井和下沉井两部分,下沉井进入海底后在“南海一号”船体以下固定,它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防止“南海一号”船体周围的泥土流失;二是当上沉井罩住“南海一号”后,在上沉井底部穿梁时,下沉井可起到基础固定的作用。

  在上下沉井都到位后,开始在上沉井底部穿36根底梁,把“南海一号”整个“包裹”起来,保持其“原生态”。底梁穿好后,工作人员还在梁与梁之间加防漏板和橡胶,以确保“南海一号”周围的泥沙和水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此时,沉井变成完全封闭的“沉箱”,不仅整个罩住了“南海一号”,还有它周围的海水和泥沙,重3000多吨。

  据介绍,等“南海一号”进入水晶宫后,考古人员择机打开沉箱,届时,800年古船就会露出真容了。

  追问二:

  古船开往何方,为何沉没

  史载,宋高宗曾说:“市舶(海外贸易)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在古船先期出水的4000多件文物中,专家发现了最晚时期的文物,正是南宋高宗时期的钱币。文物专家由此推断,这是南宋时期的商船。这艘古船开往何方,为何沉没?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博士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古船朝西南方向。古船出水了金腰带等异域风格的生活用品,他推测,“南海一号”可能有外国人生活过。另外,一批出水的瓷器是仿国外金属器的,魏峻推测,这艘古船有可能驶往印度或西亚。

  至于古船沉没原因,魏峻表示,在南海古船沉没的地方没有礁石,它不存在触礁沉没的可能。但这里海流情况复杂,可能是海况变化,导致了这艘船的沉没。

  追问三:

  古船上会有指南针吗?

  历时800多年,古船保存完好。它为何能保存完好,古船中还有哪些宝贝?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张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古船在海底3米处,淤泥覆盖,隔绝空气,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海水腐蚀不严重,才保存了古船原来的面貌。至于古船中的宝贝,张威表示,已出水的4000多件文物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考古工作还是个序幕。等古船安然运送到水晶宫后,制定稳妥方案,再择机打开沉箱,进行考古发掘。

  此外,另有专家表示,从出水的文物看,宋代各个窑口的瓷器占了大部分,古船中的几万件文物,也可能大部分是瓷器。有专家说,指南针在宋代航运中已经广泛运用,但一直没在沉船中发现实物,这次如果能发现指南针,则绝对是个大发现。古船到底有什么宝贝,谜底的揭开还有待时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文化 A0009 追问“南海一号” 本版撰稿 本报特派记者 金毅 摄影 本报记者 王颖 2007-12-23 48257178002CE173482573B9004A17AA[A1-金毅≈B1-文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