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奇思妙语
· “脸皮”与“肚皮”
· 公益彩票理当姓“公”
· 对公交司机说句话
· “好心情”哪里来
· 美女“选丑”,选出谁之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脸皮”与“肚皮”
□李仕春
  7年前,贵阳市实行“还路于民”工程,将道路两边人行道上的设施全部拆除,包括所有的报刊亭。没有报亭,给行人买报带来困难,也促使无证流动报贩涌上街头。相关部门及政协委员曾多次呼吁,但未见有实质进展。 ——12月22日《新京报》

  

  惯常的城市管理思维里,“官意”与“民意”、政府部门的“脸皮”与平头百姓的“肚皮”好像一直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还路于民”拆除掉人行道上的所有报刊亭,这似乎有矫枉过正的嫌疑。而知情的城管等部门的说法恐怕才真正道出了事情真相:马路上的摊点关系到城市的美观与畅通,如果批准设立报刊亭,其他路边摊点也会上街,再进行取缔就很困难。    

  看来,拆除报刊亭不单纯是因为“还路于民”的良好愿望,暴露出的其实是几乎所有城市管理者相同“怕”字思维:“怕”马路摊点影响城市“脸面”,“怕”过多的马路摊点增加管理难度。为了减少管理“麻烦”,不如一拆了之、一了百了。

  毋庸置疑,对诸如报亭在内的摊点行政“一扫光”,确实有可能让一座城市显得特别“光鲜”、有秩序,也让城市管理者们一身轻松。但就像乌鲁木齐曾经提出的城市管理口号“小商小贩也是宝”中揭示的那样,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下,摊点关乎的是为数不少的弱势人群的“饭碗”和“肚皮”,摊点被取缔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多的民生艰难。而管理者在“便民”名义下的一“拆”同时又成了不折不扣的“扰民”,比如报刊亭拆除分明“堵死”了市民们文化需求的渠道!

  一座城市不能没有秩序,但又不能只剩下苍白的秩序。城市管理者推行的一系列管理举措最好的检验标尺应该是民本意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02 “脸皮”与“肚皮” □李仕春 2007-12-23 48257178002CE173482573B9004FF084[B1-戎国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