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1个亿买房子,1千万添乐器
· 镇馆之宝先睹为快
故事比宝贝更精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李叔同出家前晚写的魏体墓志铭,“孤山鹿苑”作者的雕塑原件,孔仲起一口气捐的158张老画……昨揭面纱的浙江美术馆“宝贝”先露了一角——
镇馆之宝先睹为快
故事比宝贝更精彩

  本报讯 即将开馆的浙江美术馆到底有哪些镇馆之宝?市民将在浙江美术馆看到哪些宝贝?昨天,在浙江美术馆先期征集的藏品展上,1500多余件,通过活动征集、协商征购、拍卖收购、寄存代管等渠道征集到位的藏品露面。

  昨天,记者在展厅看到了马一浮的节录《全晋文》、赵敬予的《四骏图》、吴昌硕的《清供图》、周昌谷的《版纳风情》等从西泠印社今年春拍中收购进来的书画珍品;从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第五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等活动中征集过来的画作;孔仲起先生、姜丹书先生家属、周轻鼎先生家属捐赠或寄存的作品文献等等;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捐献的当代浙派书画家曾宓、王冬龄、何水法、卓鹤君、潘鸿海、吴静初等人的作品。

  浙江美术馆负责人介绍,征集藏品,不光是为了藏,更是为了让观众欣赏到高层次的书画作品。据介绍,为了更好地开展藏品建设,省里专门成立了藏品征集管委会,出台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每年将有1000万元左右的藏品征集专项资金。

  截至目前,浙江美术馆累计征集到了20批1500多件重要及有价值的作品。

  ●最珍贵的拓片——

  李叔同出家前晚写的魏体墓志铭

  昨天,记者看到了一幅《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魏碑书法碑拓,气度雄浑雅健,落款为“大慈演音书” (李叔同出家后叫“演音”)。此碑宽67厘米,高63厘米,厚12厘米。

  据介绍,这个珍贵的拓片是1918年,李叔同到杭州虎跑出家的前一天晚上写的。李叔同当年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事姜丹书的儿子姜书凯这次捐给浙江美术馆做馆藏。

  姜丹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中国美术史的编撰者,是国内美术教育的先驱。除这片拓片之外,姜书凯还向浙江美术馆寄存了92件姜丹书先生作品和文献。

  “我父亲和李叔同的交情很好,两人都是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同事,父亲教国画和手工,李叔同教国画和音乐。他们带过的学生有潘天寿、丰子恺、徐志摩等等。这块我祖母的墓志铭可是李叔同未落发时的笔墨。”

  姜书凯昨天讲起这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这块碑是李叔同出家前一天写的,“等到第二天,我父亲赶到李叔同家中的时候,李叔同已去虎跑大慈寺出家了。书桌上,只剩下李叔同为我祖母写的墓志铭,边上一支残烛、折成两截的断笔。1917年春,我祖母患胃癌逝世,父亲求李叔同写墓志铭。但李叔同迟迟没有动笔,直到出家前的那个晚上。这也是李叔同最后一次以魏体书写,出家之后,李叔同便再没用此体写过书法。”

  抗日前夕,姜丹书逃亡避难前,把这块珍贵的碑石埋入了庭院的土中,直到1958年再次挖出。后来,墓志铭一直珍藏在姜丹书的画室“丹枫红叶庐”(现武林路和凤起路交界处)中,后来画室被拆,这块碑石给邻居拿去搭鸡窝了。幸好,当时姜书凯在丽水,闻讯回来才得以保存,但碑石上已增加了几道裂纹和划痕。这些痕迹在如今现身的拓片上清晰可见。

  ●最有人缘的雕塑——

  “孤山鹿苑”的梅花鹿组雕

  41年前,孤山上曾伫立着一组叫“孤山鹿苑”的组雕,它的作者就是已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周轻鼎。这次,周轻鼎的儿子周逢茂向浙江美术馆捐了200件父亲生前雕塑的原件。

  1963年,时任杭州市政协委员的周轻鼎向当时的杭州市园林局建议在孤山雕塑一组梅花鹿。他认为杭州作为一座历史名城,单有秀丽的湖山还不够,还需要艺术来装点。1964年,栩栩如生的十头水泥仿花岗岩颜色的“梅花鹿”雕塑出现在孤山,当时的杭州人对此事记忆犹新。

  1966年,因为各种原因,“孤山鹿苑”被砸掉了,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需要,杭州市园林局于1968年,在这里重新塑了一组“鸡毛信”的组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任杭州市政协委员的薛家柱提议恢复“孤山鹿苑”组雕,周轻鼎教授也曾有相似的想法,但是这个计划因为各种原因而搁浅,这也成了周教授生前的一大遗憾。

  “这次终于补上了父亲这个遗憾!”据了解,周轻鼎捐献的200件雕塑作品中,将选择其中代表性的作品,由周的学生复制放大,然后陈列在浙江美术馆的公共空间。明年开馆时,市民将有机会再睹周轻鼎当年创作的那组梅花鹿的神韵。

  ●最慷慨的捐献——

  孔仲起一口气捐了158张“纸”

  著名浙派画家孔仲起一口气向浙江美术馆捐献了158件他早期的国画作品和文献,另外还有39件作品寄存在浙江美术馆供展出。由于时下书画市场的交易火热,孔仲起大方捐画的行为备受关注。

  昨天,孔仲起说了两个“乐意”,“非常乐意看到浙江省终于有了一个省级美术馆,非常乐意捐献自己的画给大家看”。

  十几年前,他曾与世行副行长许乃均、原中国美院院长肖峰等人一起到浙江美术馆的这块地看过:“我们当时到了玉皇山脚下,一致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几年后,浙江美术馆开始选址,孔仲起与肖峰更是几次相约前往查看。

  孔仲起说,提议建浙江美术馆已经很多年了,今天终于看到它的落成,心情实在激动。“我捐的都是老画,就是所谓温故而知新,创新看当今的意思。对我来说,158张画就是158张纸,只要浙江美术馆看得上,我以后还继续捐。”

  本报记者 韩晓军 本报实习生 陈伟 摄影 林云龙 陶玉其

  浙江结束无省级美术馆之憾!昨天,在众人的期待中,背靠玉皇山,毗邻西湖长桥公园,历时5年建设的浙江美术馆终于揭开面纱。

  占地35000平方米的该馆主体建筑粉墙黛瓦,流露着江南文化特有的风韵,但更能体现出艺术展馆特点的是,建筑群透明的采光、如金字塔般的屋顶特别耀眼,钢、玻璃、石材的材质对比,方锥与水平体块的相互穿插,体现了抽象、变形、随机的现代艺术手法。该场馆的设计方案由程泰宁院士的三幅构思草图展开,总投资额达3个亿。

  浙江美术馆的落成,标志着浙江这个美术大省,终于有了省一级的综合性美术馆。作为一所公益性艺术博物馆,该馆的固定陈列预计将在明年年中正式开馆时亮相,同时,还将推出专题陈列,如浙派大师黄宾虹作品专题等。

  据悉,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是“开馆年”。1000幅与浙江有关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展、中国古代经典美术展、外国著名艺术家作品展等一系列的展览和讲座将在“开馆年”中密集亮相,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这一文化盛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镇馆之宝先睹为快
故事比宝贝更精彩
2007-12-26 48257178002CE173482573BC0026E87D[A1-韩晓军≈B1-杨霞云];钱江晚报d00012007-12-26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