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4版:科教·互联新闻
3  4  
PDF 版
· 12年前,瀛海威曾是她的全部
· 谈女儿远比
谈瀛海威来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互联网传奇女子张树新
12年前,瀛海威曾是她的全部
撰文 吴晓波
  2007年的圣诞节,张树新是在美国度过的。在匆匆拜访了一些老朋友之后,她又急着往北京赶。

  她现在的身份是商人,是联和运通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而她更多的精力却几乎都放在了一个让她终身梦绕的事业——互联网。她与田溯宁等人正在筹划一个庞大的研究计划,聘请国内顶级的学者梳理互联网对中国社会演进的影响。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商业目的的工作,我们甚至不求发表。”她这样对我说。

  这是一个命中注定将与互联网缠绵一生的女子。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个有公众影响力的网站就是由她创办的。

  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

  1996年的早春,一块广告牌出现在喧闹的北京中关村,在白颐路南端的街角处,每天匆匆穿行的人们突然看到了一块巨大的招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它被很多人当成了路标,忙碌的交通警察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天大地大的皇城根,哪来的什么“信息高速公路”?这块广告牌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纪念性事件。那个树广告牌的女人和她的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因此进入了历史。

  在创办北京瀛海威信息通讯公司前,33岁的张树新是一个从中科院辞职下海的女商人,她在中关村里做传呼台的生意,1994年底,她跟丈夫一起去美国游历,在一位同学的家里,她看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讯录,也就在这一刻,“互联网”这只长着翅膀的精灵飞进了张树新的视野。

  其时,马克·安德森刚刚发明了马赛克网络浏览器,美国的上网人数首次突破了100万;比她小4岁的杨致远已经与大卫·费罗一起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拖车里开出了划时代的雅虎(YAHOO)网站。

  翻版“美国在线”早期模式

  就在张树新收到那张启迪了她的心智的通讯录后的第100天,她走进中国邮电部,成为第一个申请做互联网服务的人。没有人知道该把她的申请单放到哪一类,没有人知道如何去收费。这实在是一个新鲜的、像空气一样透明而又确实存在的事业。

  其实,连张树新自己也不十分清楚自己到底能提供什么服务。这个“元问题”始终困扰着张树新和瀛海威,甚至可以说,瀛海威的每一个探索都是对这个问题的一次解读。

  她与丈夫一起设计出的“瀛海威时空”网络是挂在中国科学院之下的全中文界面的交互网络,是当时国内唯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进入瀛海威时空,你可以阅读电子报纸,到网络咖啡屋同不见面的朋友交谈,到网络论坛中畅所欲言,还可以随时到国际互联网络上走一遭……”

  当时,登陆瀛海威的用户必须登记在册,并需缴纳一笔入网费。这基本上是“美国在线”早期模式的翻版。

  记者、策划人出身的张树新很快让瀛海威获得了惊人的知名度。她也迅速地穿上了领跑衫,跑在了还显得稀稀拉拉的中国互联网长跑队伍的最前头。

  担当大雾中的领跑者

  这个尚未成形的市场中,张树新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启蒙者的角色。

  瀛海威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北京魏公村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教馆,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使用瀛海威网络,免费学习网络知识。瀛海威还开发出了一套全中文多媒体网络系统,以低廉的价格为中国普通老百姓打开了一扇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门。

  张树新在各大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在普及网络知识、传播网络文化的同时一遍遍地告诉国人:信息产业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一个重要机会。她向中国科学技术馆无偿提供“中国大众化信息高速公路”展区;她同北京图书馆合作,在“瀛海威时空”网上提供北京图书馆书目查询;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她为新闻单位开通亚特兰大到北京的新闻信息通道……

  这是一个毋庸争辩的事实:在网络服务起步的初期,瀛海威启蒙了中国人的网络意识,在网络服务的市场培育上功不可没。

  出于历史缘故,瀛海威是在整个行业的资源、环境都不成熟的条件下做起来的。瀛海威向国人传播了几乎所有关于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一个公司员工回忆,当时他在瀛海威科教馆里,每天要不断地告诉来访者什么是“网站”,什么是ISP,什么是电信平台,告诉别人“Internet”和“英特纳雄耐尔”的区别……许多中国老百姓是伴随着瀛海威走进互联网世界的。

  新生代女富豪诞生

  1996年9月,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国兴发集团决定投资瀛海威,总股本扩充为8000万股,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北京信托投资公司占60%,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为600万股。张树新的天树公司与姜作贤的卧云公司的股价溢增,无形资产1360万元加其他股权,比例下调为26%,股值2120万元,张树新俨然成为身价上千万的新生代女富豪。

  与此同时,公司员工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了100余人,全国大大小小的媒体每天都在连篇累牍地宣传瀛海威和它的“书写中国ISP传奇”的理想。1997年1月,瀛海威与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春节,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公司上下群情振奋。3个月内,上海、广州等8个中心城市的分站开设,其线上用户收入达到110万元。公司在相关地方报纸上买了12个专版广告,宣布在未来3年内投资总额将达到5个亿,节点建设超过60个,所有的版面上都以一句充满激情的口号为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当时,意气风发的张树新绝对不会预想到,两年多后这样的话竟会出自她自己之口:“1994年底到1995年初,我们走入IT行业,是一种不幸。”

  作者简介

  吴晓波,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互联新闻 D0014 12年前,瀛海威曾是她的全部 撰文 吴晓波 2008-1-3 钱江晚报d00142008-01-0300029;48257178002CE173482573C40024AF60[A5-吴晓波≈B1-林丹];钱江晚报d00142008-01-03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