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文娱
3  4  
PDF 版
· 你有“全国第一”,我有“传奇人物”
· 社区大妈
跟明星抢风头
· 给养女第二次生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纪念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回顾与前行·思想解放进行时
你有“全国第一”,我有“传奇人物”
本报“30年30事”海选引来各地读者“打擂台”
  本报讯 30年的改革开放,在思想解放所指引的这一历史进程中,发生过多少思想转变而深刻地改变现实生活的典范?

  昨天,本报将要在全省海选30年来浙江各地30件最解放思想的事的消息发布后,通过热线电话、网络论坛,我们接到读者们的热烈反馈,他们纷纷向我们讲述他们当地的“全国第一”和“传奇人物”故事,它们折射了这个时代变化着的大背景;他们更给予我们鼓励与建议,表达了对于这次海选活动的支持。

  上午9点,读者鲁兵就打来电话,急切地告诉我们他的期待:“你们做的这组报道,我一篇都没拉下,太有感触了。1979年我从部队转业,参与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当年的几位战友复员到地方后,下海经商大获成功,成为杰出的企业家。他们的传奇故事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他们就是思想解放的活生生的例子。现在,我等着看你们的精彩海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份,加油!”

  “温州有太多的全国第一,民营经济的温州模式很早就唱响了全国。”温州读者吕星的语气里有着按捺不住的自豪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温州就有人领到了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在80年代中期,苍南龙港的农民还集资兴建了全国第一座农民城。还有,王均瑶的包机当时也算全国首创吧!我觉得,这些事件都该写入温州城市发展史,是温州经济腾飞的见证,当然骨子里还是思想解放在起推动作用。温州人是喜干不喜说的,想到了就做,脑子活,胆子大,却没有空话大话,你们在评改革开放30年来各地思想最解放的事,如果有评思想最解放的人的话,我觉得温州人夺第一当之无愧。”

  “说到思想解放,台州人可是以敢闯、敢干闻名,发生在台州的思想解放事件太多了,你们应该过来看一看,采一采。”在电话里,台州读者洪林友似乎有点要与吕星“打擂台”的意思,他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台州的两个骄傲:一个是“缝纫机大王”邱继宝,另一个是“西瓜大王”彭友达的传奇故事。

  “25年前,高中退学的邱继宝跟着当地的父老乡亲到东北去补鞋。三年里他跑遍了东北三省,挣下10万元积蓄,于是就开始生产缝纫机。1988年,邱继宝一个人赶到了广交会现场,却被门口两名门卫拦住了,还遭到了讥讽:‘乡镇小厂生产的缝纫机还想登堂入室?’邱继宝只得徘徊在门外,在一个人少之处他翻墙进去,却马上被保安抓住,要罚款50元,罚站半小时。如今,他的飞跃集团资产超过10亿元,60%的产品打入了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结束了日本缝纫机单向出口中国的历史。”

  彭友达则是“异地脱贫”的典型。“他原是贫穷的黄岩上洋乡人。1991年,因长潭水库扩容,他与46户农民迁移到温岭市箬横镇长山村,以种植西瓜谋生。1994年初,彭友达与21户村民连片承包了100余亩滩地种植西瓜,当年每亩净收入达2000多元,并创设了‘玉麟’品牌。2001年,彭友达联合29户西瓜种植大户,创立了股份制的西瓜合作社,把西瓜卖到了上海、北京、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让人们实现了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梦想。”

  萧山的傅先生给我们寄来了一张有些模糊的老照片。他告诉记者:“1978年,我刚从上海转业回家,发现家乡变了,几乎所有的草房都拆除了,改造成砖混结构的一、二层瓦房。唯独萧山浦沿公社联庄大队15生产队韩顺乾家的草舍还是老样子,我意识到不久这草舍也会拆除,就用相机拍下了草舍这幅黑白照片。30年过去了,这块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杭州行政区划的改变,生产队所在的义渡埠自然村已不复存在,现在成了滨江区高新开发区的中国软件园基地。”

  本报记者 屠晨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文娱 A0011 你有“全国第一”,我有“传奇人物” 2008-1-5 48257178002CE173482573C6002C25E0[A1-屠晨昕≈B1-金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