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8版:人物
3  4  
PDF 版
· 孙道临:光影传奇留人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孙道临:光影传奇留人间
》》》》》 本版撰稿:赭石
  “2007年12月28日,孙道临因突发心脏病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当这则令人悲痛的新闻映入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们的眼帘时,由他主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立刻浮现眼前。影片中,他扮演的性格迥异的形象,生动,鲜明,隽永,已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由他配音的劳伦斯·奥立弗版更成为永远的银色经典。

  2008年1月3日,成千上万相识不相识的人们为孙道临送行,中国电影史上又一个经典人生就此画上句号,而他的光影传奇将永留人间。

  第一篇章

  苦出来的艺术家

  1921年,孙道临生于北京西四一座普通四合院,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少年时代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成为一名演员,却对文学、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15岁那年,他就写过一篇情节真挚感人的短篇小说《母子俩》,并发表于名为“大鹏”的校刊上,引起全校轰动。

  1938年,18岁的孙道临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品学兼优的他不仅精通专业,更有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时时关注着当时千疮百孔的旧中国时局,也就在那个时候,孙道临参加了北京学生爱国组织。学习之余,孙道临就“阴差阳错”地开始了演艺之路。据他当年的老同学、著名剧作家黄宗江先生回忆,当时,孙道临身材修长,面容清秀,始终散发着一股独特的诗人气质,在燕京大学颇有名气。黄宗江原本并不认识孙道临,却因为一部话剧走到了一起,成了相交长达70年的好兄弟。

  当时,黄宗江编译了一部独幕话剧《窗外》,苦于没有合适的男主角扮演。当他偶然邂逅孙道临后,越看越觉得孙道临就是心中的男主角,于是在燕京校园里跟踪了孙道临好一阵,待对方发现之后,黄宗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孙道临介绍起了剧情,并力邀他担任男主角。没想到孙道临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从此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孙道临还与黄宗江合作表演了曹禺的经典之作《雷雨》,他那帅气优雅的“周冲”形象一度还引来众多署名“四凤”的匿名情书。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燕京大学被迫关闭,日军曾想出钱请孙道临到东京上学,但被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结果辍学在家,愤然在北京城外荒无人烟的交道口以养羊为生,苦度光阴。

  1943年,孙道临随中国旅行剧团来到了上海。在当时的“金都电影院”,他开始了漫长的艺术生涯。困顿的局面一直维持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孙道临并没有留恋舞台,却是选择了重返燕京大学继续学业,并于1947年正式毕业。可以说,孙道临身上为人所称赞的那股儒雅风度与学者气质,正是源于其早年孜孜以求的知识积累以及燕京大学特有的人文熏陶。

  毕业之后的孙道临,出演了由黄宗江创作的话剧《大团圆》。1948年,上海清华影业公司又将《大团圆》改编成电影,孙道临自此步入水银灯下,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电影情缘。1949年,孙道临参加了昆仑影业公司《乌鸦与麻雀》的拍摄,并在其中成功地扮演了“华先生”一角而一举成名。

  第二篇章

  儒雅文人演出了“兵系列”

  全国解放为他带来艺术的春天,他作为上影的一名年轻演员,与赵丹、白杨、张瑞芳、秦怡一起敲锣打鼓扭秧歌,迎接解放军进城。不久他又随文艺考察团到山东老区参观学习,结识了拥军模范姚大娘,曾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在姚大娘的照护下养好伤,重上前线。他从姚大娘那儿听到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动人故事,彻夜难眠,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了《姚大娘》散文,发表在《解放日报》。接着,孙道临又与铁牛、冯哲等演员一起奔赴战火连天的抗美援朝前线。

  “当一名为国而战的战士该有多光荣,”他在日记中写下了切身体会。在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里,与他同时赴朝的另一位演员范正刚同志牺牲在朝鲜战场,牺牲时手里还捏着为战士说快板的敲板。孙道临从朝鲜战场回来即投拍电影《渡江侦察记》,侦察连长李春林是他第一次演兵,一开始心中没底,他请扮演敌情报处长的陈述为自己画像,一身军装,手握驳壳枪,眉毛飞扬,眼神炯炯,显露机警灵敏的神情……外形似乎有点像,但气质神韵呢?

  然而奇了,当他唤起在抗美援朝前线时的那种激情时,当他回忆起那段难忘岁月时,姚大娘、地雷英雄、可爱的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便在脑海中浮

  现,一旦他把这种独特感受融化于角色中,无形的距离就缩短了,李连长被他演得活灵活现。此片公映,反响强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一等奖。此后,他戏路贯通,演兵不断,《南岛风云》中的游击队长、《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地下党员、《红色的种子》中的政委、《革命家庭》中的革命者、《51号兵站》中的指导员……组成了他在银幕上的“兵系列”。

  第三篇章    爱上越剧结成艺术伉俪

  孙道临和越剧演员王文娟于20世纪60年代喜结秦晋之好,之后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三十多个春秋。但两位老艺术家对二人世界的生活一直做低调处理。

  王文娟是浙江嵊县人,13岁到上海学唱绍兴文戏,因聪明好学,很快挑起头牌花旦的重任。上世纪50年代由她主演的《春香传》、《红楼梦》、《追鱼》更是其越剧事业的里程碑。但因为忙于演艺事业,直到50年代末,已过而立之年的王文娟仍待字闺中。

  说起来两位明星初擦的火花,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有段时期,孙道临几乎被越剧醉倒,只要能腾出时间,他就去观看由王文娟主演的越剧。有一次,孙道临直率地去找黄宗江和黄宗英兄妹俩:“嗳,我想结婚了,请帮忙找个对象。”黄宗江面呈喜色地说:“算来只有越剧团的王文娟还待字闺中,不知你对她感觉如何,如合得来,这大媒人我包下来了。”孙道临的心事被另一位热心人也察觉出来了,她就是孙道临的同事张瑞芳大姐。在几位好心人的促成下,上世纪60年代初,这一对为了艺术追求迟迟未婚的大龄男女,终于幸福地完婚了。这一年孙道临39岁,王文娟35岁。

  婚后,一对艺术伉俪相亲相爱,比翼齐飞。当孙道临因主演《早春二月》受批判、王文娟因拍摄《红楼梦》被戴上专演才子佳人的帽子时,两人又相濡以沫共度劫难。年过古稀,夫妻两人又携手合作,把越剧《孟丽君》移植到荧屏上且好评如潮。

  第四篇章    《詹天佑》圆了他70年铁路梦

  晚年的孙道临依旧保持着艺术家特有的风度,尽管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但只要出门遇见邻居、影迷,他总会优雅亲和地同大家打着招呼。对于热爱他的观众们,孙道临感激不已。因此,他越加珍惜自己的公众形象,拒绝了很多商业性的演出与广告邀请。

  2003年11月15日,孙道临、童自荣、曹雷等13位艺术家参加了某医药公司举办的观众见面会,事后,该公司将这次见面会的情况和图片登在了各大媒体的广告栏上。孙道临对此非常气愤,并要求对方道歉。几次调解不成之后,老人只得在2005年向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起诉对方侵犯肖像权。经过法院一审、二审的判决,最终宣判对方公司侵权事实成立,要求登报向老艺术家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对于这件事情,社会上的看法很多。甚至有的律师还说起了风凉话——不要以为演了英雄人物,自己就是英雄人物了!这话令我们很愤慨。其实,官司的输赢并不是核心,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道临老师身上崇高、美好、珍惜名誉的优秀品质。这场官司前前后后纠缠了3年,这3年对于道临老师的身心打击真是太大了,他的身体越发衰弱,最终官司打赢之后,他因患三叉神经疾病,已经弄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了。这真令我们感到遗憾。”曹雷回忆道。

  退休后的孙道临很害怕孤独,对电影事业无比热爱的他有着许许多多的艺术构想要去完成:他想拍摄《三国演义》的电影;想要把李白、杜甫等伟大文学家的一生搬上银幕……在强调经济利益的今天,完全不懂得市场规律的老人常常因为这些天真美好的计划始终无法实现而感到苦闷不已。当曹雷劝说老人“多休息休息,颐养天年”时,年过七旬的孙道临发自肺腑地感慨道:“当我60岁时,我觉得自己还有长长的未来,可到了70岁之后,我忽然觉得没有多少未来了!我要抓紧干啊!”老人晚年有着许许多多的梦想,可悲的是,他的许多远大设想往往被一些沽名钓誉之徒利用,他们常常借着“孙道临”的名义招摇撞骗,待老人满怀希望参与创作时,却又发现自己被“忽略”了。这总令老人很伤心,常常发出“他们骗我”的感慨。

  孙道临一直有着一个美丽的梦想,他希望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经历拍成电影。1999年至2001年,年近八旬的孙道临历时3年,呕心沥血,倾注满腔激情终于圆了自己的这个梦想。由他精心制作的影片《詹天佑》,作为建党80周年重点献礼片,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同行的赞誉。

  孙道临作品一览

  1949——《乌鸦与麻雀》

  1954——《渡江侦察记》

  1955——《南岛风云》

  1956——《家》

  1957——《不夜城》

  1958——《红色的种子》

  1958——《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9——《万紫千红总是春》

  1960——《革命家庭》

  1961——《51号兵站》

  1963——《早春二月》

  1979——《李四光》

  1982——《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84——《雷雨》(兼编导)

  1986——《非常大总统》(兼编导)

  2000——《詹天佑》(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物 C0008 孙道临:光影传奇留人间 》》》》》 本版撰稿:赭石 2008-1-7 钱江晚报c00082008-01-0700008;钱江晚报c00082008-01-0700003;钱江晚报c00082008-01-0700022;钱江晚报c00082008-01-07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