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4版:People·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杨建华:咱们工人有力量
· 王子纯:打通高速铁路“脉络”
· 王军:一名钳工和38项专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杨建华:咱们工人有力量
》》》》 本版撰稿:许杰
  1月8日揭晓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榜上有名——来自沈阳鼓风机集团的工人杨建华,上海宝钢的工人王军和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农民发明家王子纯三人,分别摘得了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0年的创新奉献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杨建华这样评价自己。自从跨进“沈鼓”大门当了一名铆工,杨建华就树立了这样的理想:既然选择了工人这一行,就得把这一行做得像样,成为行业英雄、专家型工人。正是在这种朴素的理想支撑下,杨建华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风机事业连在了一起。为了实现理想,杨建华把青春和汗水,全都奉献给了他心爱的事业。

  累计万份任务单

  杨建华只有初中文化,却获得了国家级奖项,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杨建华刚开始自学铆工技术时,为了记熟铆工的理论知识,他制作了大量的学习卡片,足有几百张。“背会一张翻一张。”杨建华说,“全背完了,就翻回来再重复一遍。”

  就这样,杨建华先后读完了铆工工艺学、金属工艺学、焊接工艺学、机械制图、结构与零件等铆焊技术书籍,还写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终于掌握了当代铆工工艺的全部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装进脑子后,使他在生产实践中遇到技术难题时,心里有了底儿。

  尽管这样学习,杨建华也从未影响过工作,在他的考勤表上,三十多年如一日,签上的惟有全勤和加班的字样,任务单累计起来上万份,盖下的全是优质的印章。

  解决世界性难题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要求生产一座机壳,高8米,重50吨,这家公司曾经一手拿着订单一手拿着美金,走了许多国家也没人敢干。

  这一庞然大物的组装,既无测量仪器,又无工装设备,作业条件有限,吊车吨位也不够,质量要求之高,技术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面对这一从未遇到过的难题,杨建华白天坚持岗位工作,晚上在家查阅资料和笔记,积极和技术人员沟通,设计出多个模拟方案。最终,提出了化整为零,分部拼装,焊接修型后合拢的技术方案,并很快得到了技术部门的认可和实施。

  在制造时,为了保进度,半夜里他一个人蹲在机壳里切割进出气孔;钻进进气箱拼装导叶,一只手托住几十公斤重的叶片,再腾出一只手点焊固定。每天工作结束后,都腰酸腿疼手臂无力,眼睛被弧光打得又红又肿,难以入睡。

  最终,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人的手中被破解,美国人欣喜若狂。杨建华还在美国人拿来的图纸上,向美国的检验人员指出了该图的四处错误,赢得了外商的高度赞誉。

  小本子创下工艺革命

  1992年,“沈鼓”开始研究试制压缩机焊接机壳。这是我国风机行业的一次工艺革命,当时国外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能应用这种技术。

  杨建华细心“吃”透图纸,反复琢磨钢板各部位支撑、连接关系,运用预先变形抵消焊后变形方法,采取支撑减少应力原理,取得了试制的初步成功。

  从此以后,杨建华有了一个小本子,既记录他的成功产品,同时,也记录了他工作中的失误、错误和解决办法。经过反复摸索,他终于总结出一套“一、四拼装法”。

  现在,这个拼装法已经沈鼓集团焊接机壳拼装的规范性操作规程。随着该技艺的成熟,机壳拼装从当初的一年十几台,到现在的一年一百多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People·焦点人物 C0004 杨建华:咱们工人有力量 》》》》 本版撰稿:许杰 2008-1-14 钱江晚报c00042008-01-1400005;钱江晚报c00042008-01-1400015;钱江晚报c00042008-01-1400016 2